正文

《教養(yǎng)的秘密》服從,是孩子最應該養(yǎng)成的基礎習慣(1)

教養(yǎng)的秘密:希利爾0~6歲兒童黃金訓練法 作者:(美)V.M.希利爾


服從,是孩子最應該養(yǎng)成的基礎習慣

爸爸媽媽們給孩子灌輸的第一個習慣是什么?是講究衛(wèi)生還是認真細致?這些答案都不正確。我們最應該幫孩子首先養(yǎng)成的習慣是“服從”。也許對這種說法許多父母表示不理解,因為現在大家都在強調要給孩子自由。但是有一句名言大家應該都知道: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服從秩序基礎之上的。能夠準確而且迅速地貫徹教育者的指示,并且能夠對自己有一定的自制力,這是對孩子展開恰當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孩子自己糾正自己問題,養(yǎng)成良好習慣,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前提和基礎。由此出發(fā),我們就應該能夠明白首先幫孩子養(yǎng)成“服從”這種習慣的意義所在了!

事實上,服從的習慣對于孩子而言還有更重要的意義。作為一種教育的藝術,除了倫理意義上的重要性,服從的價值幾乎是無法估量的。如果在學齡前階段對孩子的服從習慣進行過系統的訓練,那么,在小學一年級,為了對新生作出預備、解釋和說明而導致的許許多多的耽擱就都可以避免,而相應的時間就可以節(jié)約出來。這種節(jié)約和高效將對今后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造成良性的影響。

服從,不僅包括品德層面的遵從——人類社會秩序以及那些來自權威的指示和命令——還包括能夠那樣去做的能力??墒聦嵣?,孩子有可能在精神上完全地服從,但是卻因為缺乏足夠的訓練,也就沒有能力去執(zhí)行相關的命令。在多年的教育中我發(fā)現,絕大多數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種種不服從的行為,并不是他們故意要那么做,而僅僅只是因為他們對命令缺乏相應的執(zhí)行意識,或者是因為他們對命令與執(zhí)行這二者之間的重要關系還沒有足夠的理解。孩子知道上課不能隨便說話嗎?知道!但是他們能夠管住自己的嘴嗎?不能!問題的根源就出在這里。

比如,觀察那些剛剛進入小學不久的孩子。當他們聽到其他教育者,比如來自老師的命令“起立”“坐下”“看著我”時,孩子們往往會茫然地看著四周,甚至對于某個清晰響亮而且十分簡單的命令,也可能表現出手足無措,而且看起來他還沒有任何要遵照執(zhí)行的意思。

到這個年齡段,孩子自然懂得“起立”“坐下”以及“看著我”這些話到底意味著什么,同時也沒有產生任何抵觸的情緒或者是下意識的違抗的念頭,但是他確實沒有將“起立”“坐下”“看著我”的指示和他自身的“起立”“坐下”“看著我”的動作聯系起來。這些話對他而言,只是合乎文法、能夠讓他聽懂的陳述性的語句,而并非是命令性的語句——或者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陳述句,而不是一個命令。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也許就需要被要求在他聽到命令的同時站起來,然后坐下去,等等。一直到他能夠將某個指示和相應的行為聯系起來為止。這種訓練方式很像我們在通過發(fā)出命令的同時,將小狗擺出相應的姿勢以教它“躺下”。當在場的其他孩子在對命令和服從行為做出聯系的訓練時,通過對他們的模仿,他知道了應該怎么去做,并且,假如他的名字出現在命令之前,比如“約翰,站起來”或者“你,站起來”那么,他可以學得更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