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現(xiàn)在要仔細考慮的,是自己的將來。
柴榮在位時,趙匡胤身后有巨大的光環(huán)護佑。但是現(xiàn)在這個光環(huán)消失了,在朝中沒有任何靠山的他,前途堪憂??!
趙匡胤雖然跟隨柴榮征戰(zhàn)多年,在殿前軍中確實擁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他的人脈基本在中下層,領兵打仗足矣;要論在朝中的聲望和地位,他遠遠不如李重進和張永德這兩位皇親國戚。何況此時的都城,還有韓通把持的侍衛(wèi)親軍與他分庭抗禮。
雖說,李重進、張永德現(xiàn)在是外放了,但是誰能保證他們就不會再回來?最重要的是,李重進、張永德、韓通三人都在節(jié)度使之外掛了侍中、同平章事等宰相銜,有這個頭銜,就有參與中書門下政事堂會議、參與朝政的資格,可趙匡胤沒有。也就是說,在這種“主少國疑”的特殊時期,表面上風光無限的殿前都點檢,其實就是后周朝廷的擋箭牌,說得再清楚點,就是三位顧命大臣和皇親國戚們的擋箭牌。
曾何幾時,趙匡胤只聽命于周天子一人。這個人的英明果斷,舉世無雙,令他心悅誠服,心甘情愿為他赴湯蹈火;但是要在今后的十幾年里,讓趙匡胤繼續(xù)向一個7歲小童俯首稱臣,還要受一班朝臣的擺弄,憑什么?
趙匡胤覺得心里有股無名火,漸漸燃燒起來。
殿前都點檢,意味著手握后周王牌禁軍的兵權,而且他這些年在軍中苦心經(jīng)營不少人脈。而在趙匡胤的記憶里,改朝換代這種事兒從小到大也耳聞目睹了四五回。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趙匡胤他失眠了。
趙匡胤府中的掌書記趙普(對,就是后來聲名顯赫的大宋的名相,韓王趙普)第一個覺察到了趙匡胤的“身體欠佳”。不久,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從都城趕來看望他,接著楚昭輔、潘美這些幕僚也前來“慰問”,再接下來,趙匡胤的軍中親信人等得知了歸德府中的“近況”,僅僅半年的時間,一張經(jīng)過精心策劃、嚴密布防的嘩變大網(wǎng),無聲無息地展開了。
《全盤奉宋》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