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導(dǎo)論》第4章 自我(45)

哲學導(dǎo)論 作者:(美)羅伯特·C·所羅門


◆◆◆

因此,對于一個婦女而言,所謂(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就只能是說這樣一種可能性:決不為另一個人犧牲自己的任何快樂,決不把自己等同于任何具體的個人,決不成為一個完全的一。她是一種擴展著的宇宙,沒有可以固定的界限,也不會毫無連貫性……盡管如此--也不再有對兒童的多重曲解,這些曲解認為,性敏感區(qū)等待著由陰莖所主導(dǎo)的重組。

婦女總是保持單獨,但她并不分散,因為她心中總有著他人,并且與之有著手淫般親近。不過,這并不是說她把他人據(jù)為己用,也不是說她把他人還原為自己的財產(chǎn)。自我所有權(quán)和財產(chǎn)對于女性而言,無疑十分陌生。至少從性別上來說是如此。但并不親近。親近是如此明確,以至于它使得一切身份差異以及各種形式的財產(chǎn)不可能。

伊利格瑞并不是唯一一位批判笛卡兒所設(shè)定并為他的許多后繼者所采用的“自我”觀念的女性主義哲學家。許多女性主義者批判笛卡兒式的“自我”觀念,特別是因為與性別陳規(guī)聯(lián)系在一起的心靈-身體區(qū)分。由于我們社會認可心靈的“男性化”和身體的“女性化”,這些女性主義者聲稱,作為意識或心靈的“自我”的哲學觀念把男性至上主義整合進了我們的人性觀念。

在下面的選文中,吉納維芙·勞埃德(Genevieve Lloyd)這位當代的女性主義者和哲學家,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出發(fā),對心靈-身體區(qū)分的整個歷史做了批判。

吉納維芙·勞埃德,《理性之人》①

我所謂的理性之人,指的是與十七世紀的理性主義哲學聯(lián)系在一起的理性理想。其次,指的是某種更加模糊不清的東西--那一理想在我們的當代意識中的殘留物,我們承自十七世紀理性主義的遺產(chǎn)。我認為,這是一種使理性成形的實質(zhì)成分。不過,它當然不是唯一的成分。由于集中于這一成分,而把理性觀念中的其他一切發(fā)展排除在外,這篇論文所呈現(xiàn)的不可避免地是一幅不完全的理性畫面,但是我認為,這一畫面凸顯了理性與女性主義的哲學觀點非常相關(guān)的一些方面。

我所關(guān)心并作為焦點的理性之人的主要特征,是他的男人性。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哲學重要性的問題。這里所涉及的,不僅是所謂包括婦女在內(nèi)的“人”的“中性”意義。我們?nèi)际煜み@一事實:語言的通常用法從未認可人性由兩種性別組成。不過,在理性之人的男人性中,還有某種更加深層的東西,某種更加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意識中的東西。他畢竟是反省意識的一個造物。哲學家贊美理性之人,談?wù)摰牟⒎抢硐牖娜耍抢硐氲哪腥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