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書生報國:何思源傳》第三章 冠蓋京華(18)

書生報國:何思源傳 作者:石耿立


不僅內(nèi)容上,《新潮》要用偏激的姿態(tài)抨擊時弊;而且形式上,也要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故而“社告”上寫明:“文詞須用明顯之文言或國語,其古典主義之駢文與散文概不登載”、“句讀須用西文式”、“小說、詩、劇等文藝品尤為歡迎,但均以白話新體為限”。這樣,《新潮》就真正做到了從內(nèi)到外“自別于一般社會”,即使較之于《新青年》,《新潮》也顯得更直接痛快:“我們主張的輪廓,大致與《新青年》主張的范圍,相差無幾……不過,從當時的一般人看來,仿佛《新潮》的來勢更猛一點,引起青年的同情更多一點?!?/p>

至于“注重通信”,鼓勵讀者來信“無論許可、非難,皆所歡迎,如于本志所討論之外別有詢問,亦當竭誠相答”,甚至可以“傳達海內(nèi)外各地消息,或借本志自抒主張”,這就是跟著《新青年》亦步亦趨了,對于制造學術(shù)討論的“現(xiàn)場感”,發(fā)動讀者的“參與意識”,都大有好處。

說的是不怕“自相矛盾”,但《新潮》的編輯在細節(jié)上還是很注意一以貫之?!缎鲁薄芬痪硪惶柹峡d了志希(羅家倫)的兩篇時評:《今日中國之小說界》、《今日中國之新聞界》,猛烈抨擊當前流行的黑幕小說、言情小說和筆記小說,是“把人類罪惡寫得淋漓盡致”、“過于荒謬無稽,一片胡思亂想;既不近情,又不合理”、“閉門造車”,又批評報紙上的廣告無意識地對社會產(chǎn)生惡影響:常有“賣春藥”“醫(yī)梅毒”的廣告,賣穢書賣假貨“更不必說了”!作者感嘆道:“營業(yè)!營業(yè)!社會上一切的罪惡借你的名字去做好了!”有了這樣的議論,《新潮》即在封三的“廣告價目”里聲明:“惡濫小說,與惡濫藥品,其他有害之事物,本刊物概不為之登廣告”;“愿登廣告者,如能以原書或原物見寄,縱使審查,尤為歡迎”。廣告與議論遙相呼應(yīng),進一步加深讀者心目中《新潮》“進步”的印象。

《新潮》的欄目設(shè)置不按體裁題材,除“評壇”、“出版界評”、“故書新評”較為學術(shù)化外,其余所有文章都混同排列,有時論文后接一篇小說,詩放在兩篇雜文之間。這大約是因為《新潮》編輯部人少,作者也多是同仁,比較容易統(tǒng)籌的緣故。通觀《新潮》兩卷十二號,涉及政治、社會的寥寥可數(sh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