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所寫“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這句詩,我們大可認為是對李白一生的總體概括。李白是唐詩的巨人,是中國文化的巨人,面對飄零的一生、多舛的命運,李白始終是悲情卻不悲觀,他通過自己熱愛的詩歌抒發(fā)著對生活的熱愛,傳遞著生命的頑強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
2.氣貫長虹的太白詩
(1)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二、沉郁頓挫、蕭散自然的杜甫詩歌
1.杜甫的成長經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于河南鞏縣,人稱“詩圣”。
杜甫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爺爺是初唐著名詩人杜審言。由于家境的優(yōu)越,他七歲就開始學詩,十五歲便聞名鄉(xiāng)里,二十歲時,開始漫游吳越之地,五年之后去洛陽應舉,但沒有考中。隨后,杜甫開始漫游齊趙,用他自己的話是“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從齊趙之地返回后,杜甫在洛陽遇見了李白,兩人相見恨晚,傾心相談,結下了深厚友誼,緊接著又遇見高適。于是三人同游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之后因李白要漫游齊魯大地,所以他們就此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