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香山深處(1)

第二次握手 作者:張揚


7、香山深處

山西忻州有一座基督教堂——福音堂。牧師查智善是英國人,來忻州傳教已四十年。他穿中國衣服,說中國話,而且是一口地道的忻州話,還取了這么個中國名字。他原名查爾斯,而“查爾斯”無論作為姓還是作為名在英國都很常見?!安椤笔侵袊鞍偌倚铡敝?,“智善”則來自基督教第一條教義:宇宙間有一個“全智、全善、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上帝。

光緒十六年即紀元一八八八年,福音堂附近出現(xiàn)一個年約十歲的乞兒,衣衫襤褸,骨瘦如柴,但相貌端正,眉清目秀。查智善與之攀談,得知小乞兒名叫蘇鳳麒,“鳳凰的鳳,麒麟的麒”。

幾個月前的一個夜晚,這孩子拿著星圖和望遠鏡,邀小朋友葉楚波一起攀上山頂?shù)墓欧榛鹋_,尋找一顆新出現(xiàn)的彗星。但天氣陡變,風狂雨驟,山洪暴發(fā),道路阻斷,兩個孩子走投無路。泥石流吞噬了村落和宅院,包括蘇、葉兩家;兩個孩子雖因外出而幸免于難,卻同時淪為孤兒和乞兒。兩人后來分手,蘇鳳麒流落忻州,葉楚波往汾陽方向去了。

查智善收留了蘇鳳麒,在福音堂充當傭童兼歌童。后又收為養(yǎng)子,讓孩子叫他“爸爸”。其時查智善已經六十三歲,與蘇鳳麒的年齡差距等于祖父和孫子。

查智善通曉數(shù)學歷算和多種語言文字,熟諳中國文化。他將自己的學問悉心傳授給“兒子”,并很快發(fā)現(xiàn)這孩子在數(shù)學、天文、語言和音樂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一八九二年秋,六十七歲的查智善動身返回英國,將十四歲的中國兒子也帶走了。老人住進倫敦北郊一所修道院,在一所大學兼點漢學課程。蘇鳳麒則被送進一所公學。這所男子學校曾栽培出許多著名學者和高官顯宦,這是第一次接收黃皮膚黑頭發(fā)的中國男孩。一八九五年,蘇鳳麒考入劍橋大學。

劍橋位于英格蘭中部,在倫敦以北約五十英里,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小鎮(zhèn),綠林掩映,濱臨碧波蕩漾的劍河。人口僅數(shù)萬,清靜異常,滿眼是中世紀古建筑,大小教堂尤多。紀元一二○九年,這里最早出現(xiàn)彼得學院,后來陸續(xù)創(chuàng)建了別的學院,綿延近三百年終于形成劍橋大學。今天的劍橋大學共設有二十八所學院和三所研究生院。諾貝爾獎設立之后的歷史證明,就大學而言,劍橋大學膺此殊榮的人數(shù)居世界第一;就英國而言,諾貝爾獎得主的三分之二出自劍橋大學。

蘇鳳麒在圣約翰學院攻讀數(shù)學和天文學。獲博士學位后在圣約翰學院和東方學系任教,很快升為教授,并在格林尼治天文臺任職。他漸至著作等身,當上圣約翰學院院士,成為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會員和皇家學會會員。

紀元一六七五年,查爾斯二世下令在大倫敦東南部泰晤士河畔一處高坡上建立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測繪天圖,幫助海上艦船定位,確立記時手段和編纂天文歷書,等等。這個天文臺一七○五年公布的《英國天文志》,一七六七年開始出版的《航海天文年歷》,一八八○年確立的“格林尼治平太陽時”,都是世界上頂尖級的科學成果。一八八一年國際地理學家會議建議以通過格林尼治的子午線為“本初子午線”,它同時還是地理經度起點和世界時區(qū)起點。太陽直射在這條子午線上的時間即所謂“格林尼治平時”中午十二點,是世界標準時間的基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