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也不對呢?是程序錯了。按我們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父母領著孩子上學校給老師、校長磕頭,拜師求學?,F(xiàn)在這美德沒有了,所以孩子才不給老師磕頭,磕頭大家也覺得別扭。程序錯在哪兒了?家長沒教尊師,做老師的也沒教孝親。孝親尊師是主課,結(jié)果被忽略了。我們學校既然倡導國學,那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從我做起吧。從哪里下手?孝親教育?,F(xiàn)在是10月份,同學們10月份過生日的請舉手——三個。好,老師教你們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集體生日。選一個周末,你們把父母都請到學校組織的生日感恩活動現(xiàn)場,讓他們坐在臺上,然后給父母雙膝下跪,行三拜九叩大禮后,跪在那里拉著他們的手,或是扶著他們的膝蓋:“感謝父母,千辛萬苦把我?guī)У竭@個美麗世界,讓我有了今天的一切。父母的恩情永遠報答不完,感恩您媽媽,爸爸您辛苦了?!蹦憧此麄兞鳒I不?這是誰教的?校長教的,趕緊給校長磕頭、給老師磕頭。家長和孩子這個時候是心甘情愿給校長、老師磕頭。
所以說給老師磕頭是對的,說程序不對是學生沒有經(jīng)過孝道培訓?!缎⒔?jīng)》里說:“資于事父以事母,則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則敬同。”老師和領導都可以引申為君、長輩,要像尊敬父親一樣尊敬老師,尊敬長輩。
現(xiàn)在,為什么構建和諧社會提倡以人為本呢?我給大連的一所小學的老師培訓時說,老師應該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老師的見識、家長的見識,決定著孩子的命運,老師不進行培訓會江郎才盡的。作為校長,你現(xiàn)在有一個新的方針政策想貫徹,開什么會呀,應該直接培訓。校長應該是培訓師,把主題拿出來,告訴大家應該怎么做,不會做就直接教他,采取怎樣的具體措施,怎樣來運作。領導本身就是君,如果他不會你就教他、指導他。你又是老師,教得不耐煩還不行,還得有耐心。因為他能力不及你,才來給你做工,你當校長他當老師。你還要像對親人一樣,他是我的兄弟,她是我的妹妹,是我大姐,在我這兒工作得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家里孩子有事、老人有病,得照顧他們。這才叫君親師。做一個領導容易嗎?你都要想周到了。
作為員工要學會換位思考:假如我是校長,這個理念往下貫徹多不容易,現(xiàn)在的人難領導啊,所以我得理解。第二,他是我的兄弟、是我的大哥,他布置的工作我要是不帶頭執(zhí)行誰帶頭?我得帶頭做好才對得起他,這是親。校長是學中文的,化學老師專業(yè)程度比校長高,在這個領域里他就是師。所以人人都是君親師。如果人人都以君親師這個心態(tài)去想去做,領導和老師之間、老師和老師之間、老師和家長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就和諧了,這個校園、這個社會也就和諧了。如果老師在這里鬧情緒,老師在跟學生過不去,老師之間在爭在搶,搶晉職稱、搶漲工資,老師的道德品性上不來,想讓學校和諧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倡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的一言一行就是要給學生做表率。
這堂課既有老師又有家長,哪個老師又不是家長呢?即便現(xiàn)在還沒結(jié)婚的,準備獨身主義的也不多。我在廣西柳州給一所學校講課,校長告訴我說:“教授,您可千萬別介意,我們這個學校緊挨著自由市場,居住區(qū)域內(nèi)下崗的、賣水果的、撿破爛的家長很多,經(jīng)常有家長打個赤腳、光著膀子就來學校接孩子了,甚至徑自走進校長辦公室往椅子上一坐,叼著煙卷光著膀子穿著拖鞋就跟我說話。今天您來給我們家長作報告,我是提前一個多月就通知家長,一定要穿戴整齊來聽課,可心里還是沒底,如果真有這樣的場面您可千萬別見怪。”她是先給我打預防針。我說沒問題,不會介意的。那位教務主任在一邊也說:“我們校長還跟家長們說,我們大老遠從北京請教授來一回不容易,請大家一定要把衣服鞋子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