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母雞能打鳴,公雞會下蛋?(3)

鳥與獸的通俗生活 作者:果殼


母雞打鳴容易,公雞下蛋可難

母雞變公雞的新聞常有耳聞,但在自然條件下,公雞變母雞就要罕見得多了。

這是因為只有雌鳥才存在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對稱的現象。鳥類胚胎的生殖腺來自于生殖嵴,生殖導管則來自于苗勒氏管和沃夫氏管。在雌性中,左側性腺和苗勒氏管發(fā)育成具有功能的卵巢和輸卵管,而右側保持原基狀態(tài),這是為了保持體重利于飛行而進化出來的。在雄性中,性腺和沃夫氏管則發(fā)育成對稱的、雙側生殖系統(tǒng),而苗勒氏管退化。

鳥類的性別雖然最初由性染色體決定,但性別的分化則在孵化階段中受性激素所控制。正常情況下ZW胚胎的雌性生殖腺優(yōu)先發(fā)育并分泌激素,是這些激素促使雌性特征發(fā)育,同時抑制雄性生殖腺的發(fā)育;ZZ胚胎則相反。因此如果在孵化的早期階段,用雌激素處理雞胚,可引起雄性胚胎出現不同程度的雌性發(fā)育。

由于成年母雞體內只有左側的卵巢輸卵管發(fā)育,一旦它在外界刺激下病變損壞,則不再能產生足夠的激素,這時右側未分化的生殖系統(tǒng)原基不再受到激素的抑制,便發(fā)育為睪丸,母雞從而變成能生育的公雞,就出現了“牝雞司晨”的情況。

事實上,有過鄉(xiāng)村生活經歷的人都可能意識到,在自然狀態(tài)下,與公雞要做女嬌娥相比,母雞變身男兒郎,那可真是容易太多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