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五”,那周股市大崩盤,很多交易員遭遇了職業(yè)生涯的滑鐵盧,而你的基金卻一枝獨秀,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異,如有神助。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股市崩盤的那一周,是我有生以來最刺激、最緊張的一次體驗。早在1986年的6、7月份我們就預料到股市可能會崩盤,當時我們就設計了好幾套應對之策,而當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來臨時,我們就知道股市當天一定會崩盤。
你如此肯定,可有依據(jù)?
我是有據(jù)可循的。因為10月16日(星期五)股市下跌而交易量放大,等于是1929年股市崩盤的前兩天的歷史又重新上演。媒體的報道無疑又是雪上加霜,當時美國財政部長貝克在周末談話中指出,由于美國與德國協(xié)商未果,因而,政府將不再支持美元,這無異于為快速下跌的股市推波助瀾,加速了它奔向死亡之谷的速度。
保羅·都德·瓊斯剛出道時相當順利。創(chuàng)業(yè)初期,他的表現(xiàn)時好時壞。一次慘痛的教訓讓他深切地了解到控制風險的重要性。
控制風險是瓊斯交易風格的一大特色,這是確保交易成功的關鍵。他不太在意每筆交易能賺多少錢,對交易中可能出現(xiàn)的虧損卻絲毫也不敢掉以輕心。他不單單關注每筆倉位的風險,更重視投資組合的表現(xiàn)。假如在一筆交易中,他的資金縮水1%到2%,他就會毅然決然地拋出所有的倉位來減少風險。他的論調(diào)是“進場要比出場容易得多。”如果一筆交易一開始就表現(xiàn)得很差,他會采取持續(xù)縮小其倉位的策略,以最小的倉位進行交易來降低風險。假如他的交易大獲全勝,他要求自己不要得意忘形與過于自信,時時保持高度警覺。
簡單地說,瓊斯有十幾種不同的方法控制交易風險,正如他所說:“最重要的交易法則在于防衛(wèi)性要強,而不是攻擊性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