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布雷登森林體系②進一步確立了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強勢地位。由于美國當時的政治和軍事實力,以及美國擁有的黃金儲備,世界欣然接受了美元(定義為一盎司黃金的1/35)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那時的美元又稱美金。外國央行有權到美國財政部以35美元一盎司黃金的比例兌換美國的黃金。當然,美國的國民仍然被禁止儲備黃金。因此,即使布雷登森林體系下的金本位也只是象征性的。這套體系不過是利用了黃金的國際名譽來掩飾信用紙幣系統(tǒng)的本質。
不出很多人的預料,美國開始濫用印鈔票的特權,并且印制出的美元數量遠遠超過了美國可供兌換的黃金。但是世界在之后的20多年仍然毫無顧忌地接受并積累美元——直到1960年后期法國等國家開始要求美國財政部實現(xiàn)其每35美元支付一盎司黃金的承諾。這導致美國出現(xiàn)嚴重的黃金外流,也預示著這個拙劣虛假的金本位體系的末日。
在過去,世界各國人民積累美元是因為他們可以用美元買到美國生產的物優(yōu)價廉的產品。今天,美國幾乎不生產任何商品。美國演變成為了更“高級”的服務型經濟。在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體系下,生產鞋子、家具或電器等消耗資源,污染環(huán)境的“低級”的實體型經濟已交給外國人來做。美國人更擅長生產各種服務,比如美國人彼此提供的教育、醫(yī)療、銷售和法律服務。此外,大量的美國人在美國各級政府內“為人民服務”,雖然同時增加著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這些服務總體來說只有美國人才能享受到。很少有中國人到美國去享受他們的醫(yī)療等各種服務。生產這些服務基本是無煙經濟,不消耗任何資源。所以美國的天是那么的藍,水是那么的清,空氣是那么的清新。外國央行儲備大量的美元以幫助美國人購買外國生產的美國人生活所必需的商品,讓美國人更專注地發(fā)展自己的服務型經濟。
二戰(zhàn)后,美國憑借出口所賺得的貿易順差讓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二戰(zhàn)后歐洲的生產力遭受重創(chuàng),必須依靠進口美國的產品來維生。為了幫助歐洲重建,美國將商品出口到歐洲賺來的錢借還給歐洲,這也就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今天,美國必須依靠進口世界各國的產品來維生。世界各國為美國提供商品賺得美元之后,再將這些美元借還給美國。美國因此已經變成世界最大的債務國,并依靠著中國等國家所提供的“馬歇爾計劃”維持著富裕的生活。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讓“富?!钡拿绹瞬煌5叵颉柏毟F”的中國人借錢,并消費中國制造的產品。失去美元的地位,美國人將無法依靠出口美元和美債來換取外國生產的產品。美國人的消費將取決于美國國內的生產力。美國人的借貸將限制于美國國內的儲蓄。在這樣一個新的世界,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將遠遠低于現(xiàn)在的水準。這就是為什么美國人提倡在美元體系下進行國際化和自由貿易。在美國人的眼中,國際化代表著世界各國把生產出來的最好的產品出口到美國賺取美國的欠條——美元。自由貿易則代表著美國負責進口商品,而其他國家負責出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