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塔(二十五)文中子講道(負苓篇附并論)(二十六)阇那笈多譯法華經(jīng)(二十七)詔問洪山智舜禪師(二十八)煬帝(二十九)詔僧道拜俗明瞻登對而罷(三十)三祖僧璨大師(三十一)楊宏率僧道論議(三十二)恭帝(三十三)神僧法喜傳(并論)第十一卷(一)唐高祖(二)詔僧道論議定優(yōu)劣(三)傅奕疏請滅釋(四)李師政內德論(辨惑篇附)(五)詔汰釋道二教(六)太宗(七)帝問群臣治政難易(八)敕建寺以度陳亡(九)玄奘往西天求法(十)敕葬玄琬法師(十一)詔度僧尼建寺(十二)太子問張士衡奉佛事(十三)詔道先釋后(十四)敕魏王泰祭虞世南(十五)詔三學秀異論議(十六)惠琳被譖(十七)華嚴杜順法師(十八)傅奕感報(十九)丞相蕭瑀傳(二十)帝幸弘福寺(二十一)只羅國主仰唐聲教(二十二)原州瑞石記國禎祥(二十三)玄奘赍經(jīng)歸朝(二十四)三藏進新譯經(jīng)請序(二十五)秘讖女主代有天下(二十六)帝勸奘師罷道為政(二十七)奘陳辭愿終身行道(二十八)帝制三藏圣教序(謝表附)(二十九)太子繼圣教序(三十)賜奘百金磨衲(三十一)詔創(chuàng)弘法院留奘師(三十二)詔建大慈恩寺(三十三)詔奘陪駕(三十四)史贊并論第十二卷(一)唐高宗(二)四祖道信大師(三)敕建大慈恩塔(四)惠寬禪師及姐信相(五)天竺致書奘師(答書附)(六)立法師斥呂才論(七)制設官監(jiān)護譯經(jīng)(八)御制大慈恩寺碑(謝表附)(九)奘法師示疾(十)詔辨二教先后(十一)牛頭法融禪師(十二)追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