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上最好的廣播公司?(1)

我們能相信BBC嗎? 作者:(英)羅賓·艾特肯


1.世界上最好的廣播公司?    

BBC總部“電視中心”(Television Centre)位于倫敦北部環(huán)境并不舒適的謝菲爾德布什區(qū)域(Shepherd’s Bush),在BBC于1949年獲得的這片土地上,雜亂無章地分布著許多建筑。從建筑學上看,BBC似乎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BBC在建筑美學上的缺陷與其說是建筑設計問題,倒不如說是與它瘋狂的擴張有關。自從這個被BBC內部人稱為“中心”的BBC總部所在地開張營業(yè)以來,BBC的規(guī)模和影響一直在與日俱增。BBC現(xiàn)在已經成為英國最具影響力的機構,它對英國人觀念的影響已經讓人很難察覺。事實上, 它甚至成為了英國公眾表達思想的平臺。其對內和對外的影響之深遠都是不可比擬的,可以說,它對世界各國都有影響。因而,它也成為了一個有著崇高理念的大型機構。

這個理念清清楚楚地寫在BBC的網(wǎng)站上:在其“目標與價值”欄下,有這樣的內容:“成為世界上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最可信賴的機構?!睘榱双@得BBC認為是自己賴以生存的基礎——信任,BBC大膽地宣稱:“我們是獨立、公正和誠實的?!笔聦嵣希珺BC確實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得到了人們的信任。世上還沒有哪個國家有這樣一個機構,它是英國特色的,它的歷史和發(fā)展是和它服務的國家的歷史交織在一起的。

BBC作為一個組織,其穩(wěn)健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與其堅持講真話和敢于向權勢挑戰(zhàn)的做法分不開。英國的任何機構和個人包括教會、王室、議會和警察,都不能逃過它無情的調查。一旦發(fā)現(xiàn)不軌行為,BBC可以調動全社會的公眾輿論對其進行攻擊。在英國社會其他機構的影響力和公信力開始衰退的時候,BBC卻享有巨大的公眾支持率。從某種程度上說,這要歸功于BBC所具有的娛樂和新聞兩大功能。娛樂節(jié)目使之在公眾間享有很高的歡迎度,而公眾的歡迎則增加了它的可信度。幾十年來,BBC在與英國其他機構的力量爭奪戰(zhàn)中屢戰(zhàn)不敗,也因此對整個英國社會現(xiàn)實產生了重大影響。

BBC是由20世紀初期的官僚體系發(fā)展成型的。如果按照美國的模式發(fā)展,BBC就遠非現(xiàn)今這個面目。美國的廣播業(yè)作為一個年輕的產業(yè),是受市場驅動發(fā)展而來的,但英國的官員們不想那樣的“混亂”,他們希望有一個統(tǒng)一的機構,可以凝聚全國的無線產業(yè)力量為國家服務。英國廣播公司也就應運而生。

伴隨著BBC的誕生,如何管理這個廣播公司就成了政治家們關注的難題。1923年,當時的英國政治家、工黨議員查爾斯·特雷弗蘭表明了他的觀點。他說,廣播公司應該是一個“公共服務機構”。另外一位工黨成員赫伯特·莫斯森說:“廣播不應該被那些可能有黨派之見的團體或不負責任的私人控制。”如此一來,圍繞廣播產業(yè)“公共服務”的政治辯論在英國展開。

被人稱為BBC“助產婦”的約翰·瑞斯是一位堅決的衛(wèi)道士,他堅決反對把BBC當做隨便一種可以用來獲利的商品。在1924年,他擔任公司總經理時出版的《英國之廣播》一書中,寫到:“本公司是作為一個公共部門運作的,確認這一點特別重要?!雹?8所以說,早在1927年元旦BBC被稱為英國政府的一個公共部門之前,瑞斯就已經把BBC當成公共部門來管理經營了。

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英國政府將BBC的管理特許期限定為十年。每一個十年到期后,政府會重新審批②19。BBC的第一個十年成長迅猛,它用事實向人們證明,BBC是受社會歡迎、技術上過關并且也成功地保證了自己不受任何黨派左右的機構。英國社會,特別是左派力量對BBC非常滿意,他們認為BBC的運作形式是英國公眾生活的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模式。1937年,倫敦大學行政法專業(yè)的一位講師威廉·羅賓遜撰文說:“BBC是一個新的、重要的組織形式,它是由一個獨立的董事會來運作的公共服務機構?!雹?0美國學者林肯·戈登在其《大英的公共公司》一書中說:“對有社會主義思想傾向的領導人和工黨而言,BBC的可取之處在于,它成功地把基礎產業(yè)國有化,使之自然地過渡成社會化的產業(yè)?!雹?1

BBC原本認為,由于其壟斷的管理性質,它必須對公正性有特殊的理解和解讀。最早的BBC新聞簡報在如何分配政府與反對派觀點的版面篇幅上小心翼翼,后來,BBC認識到,應給對立或相反的觀點予以應該有的基本相等的報道。這些都是在有基本社會認同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林肯·戈登把這一階段BBC的活動描述成:

英國國家機構想當然的力量平衡意識……在國內事務上,是王室、法律、大英帝國和基督教之間的平衡;在海外是通過國聯(lián)(日后的聯(lián)合國)實現(xiàn)的和平,這也是BBC官方的座右銘:國家之間要講和平。①22

從1939年到1960年可以說是BBC的黃金時段。BBC在這段充滿戰(zhàn)爭的歲月里出色地發(fā)展,在戰(zhàn)爭期間和戰(zhàn)后都得到了廣泛的尊重,公眾認為它體現(xiàn)了英國式的公平精神。但到1960年后,BBC內部發(fā)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在英國,人們的公共社會生活觀念發(fā)生了變化,開始對傳統(tǒng)的等級觀念產生厭倦,傳統(tǒng)的遵從意識開始淡化。BBC起初遲疑了一段時間,然后就欣然加入了這種思潮。以至于后來,BBC幾乎變成了那些希望看到舊秩序毀滅者的工具。諷刺、深度調查新聞以及政治采訪充斥BBC節(jié)目的大部分。到20世紀80年代,瑞斯發(fā)現(xiàn),BBC節(jié)目中再難發(fā)現(xiàn)類似政府和國家干預的色彩。原有的所謂“盡量避免爭議”的觀念被擱置一邊,人們反倒一味地追求有爭議的新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