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闡述了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 作者:黃宏


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不僅闡明了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與作用,而且進一步揭示了認識發(fā)展的一般過程。列寧在《哲學筆記》中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辯證的途徑?!薄读袑幦返?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第1版,第181頁。在這里,列寧揭示了實踐——認識——實踐的辯證發(fā)展途徑,但沒有進一步展開,具體而系統(tǒng)地闡述這一途徑。《實踐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認識發(fā)展過程的思想,吸取了蘇聯(lián)教科書的成果,結(jié)合中國革命實際,深刻、完整地闡述了認識從實踐中產(chǎn)生,又回到實踐中去的辯證途徑,提出了認識過程兩次飛躍的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實踐論》深刻闡述了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即在實踐基礎上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它認為:“認識的過程,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物,屬于感覺的階段。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于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薄睹珴蓶|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0頁。前者形成的是感性認識,后者是理性認識。從感覺的階段到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關于認識的感性階段和理性階段、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實踐論》認為,第一,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案拍钔杏X,不但是數(shù)量上的差別,而且有了性質(zhì)上的差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85頁。感覺和感性認識反映的只是過程中各個事物的現(xiàn)象方面,是各個事物的片面和外部聯(lián)系?!案拍钸@種東西已經(jīng)不是事物的現(xiàn)象,不是事物的各個方面,不是它們的外部聯(lián)系,而是抓著了事物的本質(zhì),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了?!薄睹珴蓶|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85頁。第二,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聯(lián)系、辯證統(tǒng)一的?!秾嵺`論》發(fā)揮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思想,強調(diào)指出:“認識過程中兩個階段的特性,在低級階段,認識表現(xiàn)為感性的,在高級階段,認識表現(xiàn)為論理的,但任何階段,都是統(tǒng)一的認識過程中的階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質(zhì)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tǒng)一起來了。”《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86頁。具體來說,兩者的關系是:認識開始于經(jīng)驗,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這就是認識論的唯物論;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階段,這就是認識論的辯證法?!袄硇哉J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認識,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薄睹珴蓶|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1頁。第三,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是有條件的。由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的基礎是實踐?!吧鐣嵺`的繼續(xù),使人們在實踐中引起感覺和印象的東西反復了多次,于是在人們的腦子里生起了一個認識過程中的突變(即飛躍),產(chǎn)生了概念。”《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85頁。在實踐的基礎上,還要得到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實際(不是錯覺)的感覺材料,然后經(jīng)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系統(tǒng)”《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1頁。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

《實踐論》還深刻闡述了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即由理性認識向?qū)嵺`的飛躍。認識的過程,不僅包括由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還包括由理性認識飛躍到實踐,這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一個重要思想。但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許多哲學著作、文章中,往往只重視第一次飛躍,而對第二次飛躍認識不夠、闡述不多。對此,《實踐論》強調(diào)指出:“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末還只說到問題的一半。而且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說來,還只說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薄睹珴蓶|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2頁。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guī)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xiàn)于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xiàn)于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薄睹珴蓶|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2頁。這一次飛躍是理性認識指導實踐、改造世界的過程,“是檢驗理論和發(fā)展理論的過程,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繼續(xù)”《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2頁。

《實踐論》在系統(tǒng)闡述認識過程兩次飛躍的基礎上,深刻批判了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割裂開來的錯誤觀點。這種錯誤觀點在哲學上表現(xiàn)為“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拔ɡ碚摗逼鎻娬{(diào)理性的重要性,“只承認理性的實在性,不承認經(jīng)驗的實在性,以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覺的經(jīng)驗是靠不住的,這一派的錯誤在于顛倒了事實”《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0頁。。在《實踐論》看來,理性的東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來源于感性,否則理性的東西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只是主觀自生的靠不住的東西了?!敖?jīng)驗論”片面強調(diào)感性的重要性,以為只有感性認識可靠,而理性認識是靠不住的。這種理論忘記了感覺材料固然是客觀外界某些真實性的反映,但它們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東西。要完全地反映整個事物及其本質(zhì)、規(guī)律,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可見,“哲學上的‘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都不懂得認識的歷史性或辯證性,雖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對于唯物的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但在認識論的全體上則都是錯誤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1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