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在訓導中的角色(3)

斯波克父母經(jīng) 作者:(美)本杰明·斯波克


有的父親特別在意不要讓孩子害怕自己,我要指出的是,在指導兒童臨床工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看似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一般來說,男孩更害怕那種盡量不批評自己的父親,或是特別壓抑自己怒氣的父親,這些男孩主要是通過成人的行為來了解他們的想法,看他們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是否反對或者是否感到生氣。所以,當男孩看到他父親克制自己時,他會認為父親真的生氣了,并對父親隱藏起來的怒氣感到害怕,他會比一般的男孩更害怕,因為如果他極少看到父親發(fā)怒,那么天真的孩子就會把父親的憤怒想象得比真實情況更加嚴重。

兒童輔導的臨床經(jīng)驗顯示,這樣的男孩也會認為,他父親克制自己的情緒是因為害怕他的憤怒具有破壞性力量,這聽上去可能太牽強了,如果我換個說法你可能更容易理解:一般男孩經(jīng)常受到父親的指責,并偶爾看到父親發(fā)怒,這些體驗令人不快,但是很快就會過去,男孩每次都帶著幾分勝利的感覺,發(fā)現(xiàn)自己從“暴風雨”中活下來了。每一次這樣的事件都增強了男孩的自信,就像他敢于在黑暗中爬上樓梯,或是故意選擇一條直通學校的小路,需要他從一只狂吠的狗身邊走過,每次這樣的時刻都會讓他收獲更多的自信。

我并不是建議父親突然變成易怒的人以使兒子變得堅強,但是我確信,每當父親對兒子不滿或是被激怒時,最好不要掩蓋自己的情緒,而是要迅速而公開地處理這個問題。

糾正孩子的錯誤不必氣勢洶洶或是貶低孩子,其實如果父母在每一個小危機初起的時候就及時處理,他們的不滿就不會積累到憤怒的程度。管理孩子的主要方法包括正向的指導、實事求是的批評及快速解決問題,不遺留負面情緒。做領(lǐng)導的人,無論是將軍、大企業(yè)的首腦還是父母,如果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把他們的指令表達清楚,不強加于人,這樣就基本上可以與那些處于他們管理之下的人保持友好和尊重的關(guān)系。

還有一個因素導致父親不愿意分擔孩子的訓導管教工作。這樣的父親可能是由一位控制欲過強的母親撫養(yǎng)長大,他不敢公然反抗,而是以捉弄和搗亂的方式巧妙地對抗母親。在這樣的母子關(guān)系中長大的男性,無意中可能會尋找一個同樣控制欲很強的女人為妻,即使在他最初選擇配偶時并沒有重視這一人品特質(zhì),在結(jié)婚之后他還是可能無意識地通過不承擔做丈夫和父親的全部責任,以及跟孩子聯(lián)合起來每天和妻子作對,來試圖激怒妻子,使她成為一個愛嘮叨的人。無意當中他使妻子不得不成為了一個喜歡責罵的母親,就像他真正的母親所做的那樣。弗洛依德把這種情況稱為“強迫性重復”。

如果一位不愿意參與孩子訓導工作的父親要想改變自己,承擔起他所應分擔的責任,他就必須足夠成熟起來,認識到他已經(jīng)做到了什么,或者沒有做到什么。

他的妻子必須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有可能承擔起自己的角色。我曾經(jīng)遇到過一個案例,一位母親嚴重抱怨她丈夫?qū)⒆邮栌诠芙?,但是當他試圖為孩子做決定并糾正他們的行為時,她卻總是否定他或是反對他對孩子的指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