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歲,不正是體力智力充沛的年紀嗎?那宛如旭日東升、光芒萬丈的基實,怎么會?為什么會……時子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很想對誰質(zhì)問,但只感覺到走廊上下人們不停地來回穿梭。
即使如此,時子還是很想知道基實的死將如何處理?盛子情況又是如何?接下來她該怎么辦?抱著這么多疑問,時子和清盛來到基實府邸。好不容易看到盛子出現(xiàn),是在送葬之時。
時子只能從遠處看著穿著喪服的盛子。盛子垂眼和正室并列跪坐,手中緊緊握著一串念珠。瞧她的模樣,顯然十一歲的稚妻還不懂死亡的真正意義,只是照著三友的指示,盡量裝出一副哀慟的表情罷了。
那一刻,時子心中突然閃過“還好不是德子”的心酸滋味。
當初和基實談這門親事時,照排行,理應是比盛子大一歲的德子合適。但清盛和時子之所以決定讓盛子出嫁,是盛子善彈琵琶,應該可以和擅吹笛的基實相匹配。
結婚才一年多,自然不可能有夫妻之實。就連靜靜面對面的機會,恐怕都不多。想到才只是小孩子的盛子已經(jīng)是寡婦的身份,怎不叫人替她難過、心酸?
雖然時子經(jīng)常說,只要是西八條的女孩都一視同仁,都是自己的孩子。但一遇到兇災險境,首先庇護的還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這一點畢竟假不了,時子這時深切感受到。
基實的地位,翌日由小他二歲的異母弟弟左大臣基房繼任,隔月,基實追封正一位太政大臣?;鶎嵗^任氏長者的地位,同時也繼承了莫大的俸祿、領地。日后,甚至因此而引發(fā)同族之間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