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略談人生問題——淺釋“踐形盡性”(1)

教育與人生:梁漱溟教育文集 作者:梁漱溟


物類與人類的比較:物類是偏乎本能的生活,是先天決定的,代代如此的。大鳥如此,小鳥也如此,小小鳥也如此;大獸如此,小獸如此,小小獸也如此,代代都是如此。從這個代代如此上,就可以見出來它這個生活的方式是先天決定的。而人類則是偏乎理智的生活。在宇宙大生命里頭,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的生物,都已經(jīng)入于一種盤旋不進的狀態(tài),不能再代表宇宙大生命的創(chuàng)進不已的精神?!钪娲笊臼莿?chuàng)進不已的,可是其他的生命,都已落到一種盤旋不進的狀態(tài)。還能代表宇宙大生命創(chuàng)進不已的精神,亦即還能創(chuàng)進不已者,只有人類。這話怎講?從淺近處去說:人類生活是靠后天的,靠理智的。正因為人類生活的方式多靠后天,所以一個人的生命,就是一個頂大的可能性,就是一個頂大的可以發(fā)揮的材料,而不是一個已經(jīng)成功的東西,如桌子凳子一樣。

因為他是一個可能,所以他是個活動的,是個或此或彼的,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好像是留了一個很大的空,等著你去充實他,去發(fā)揮他,去利用他,或者說是等著你去享用他。可是正因為他是或此或彼,于是就出了問題,有了疑問。所以有疑問的,就因為他是兩可的,譬如我所以說你不對的,正因為你可以對。如貓、如狗,無論它是什么樣子,沒法責備它不對,因為它就是那樣子,不得責備它!再如老虎吃人,也不能責備它殘忍;只有人殺人,才可以責備他是殘忍。我嘗言:除非中國人幾千年來都算白活(我不承認是白活),如其不然,則他有頂大的貢獻給人類,——這個貢獻就是“對人類的認識”!只有中國人,只有中國古人,他能對人類有認識!中國人對人類有貢獻不在別的,就在這一點。他對人類有了認識,貢獻一個人生態(tài)度給人類;他所貢獻的人生態(tài)度即:人生是應當努力向上,去圓滿,去發(fā)揮,去享用天所給他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說他的身體、他的頭腦、他的生活、他整個的一套。)生物進化到現(xiàn)在,其他一切的生命都落于不進;只有人類是開出來一個很大的機會,所以人生的意義,就在不辜負他這個機會,不辜負天給他的這個可能性。在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這個意思,說的頂清楚明白,就是《孟子》上所說:“形色天性也,唯圣人為能踐形。”所謂形色就是我們?nèi)怂L的這個樣子,——耳、目、口、鼻、四肢等。這是照淺近處說。往深言之:所謂形色,他含著無窮的意義,不能夠再高明,不能夠再偉大的那個道理、那個可能,都在這里頭;只有圣人才能夠達到,才能夠?qū)嵺`,發(fā)揮天所給他的可能性!如果說人生就在生存,單是滿足欲望,則未免同于禽獸。要知道人的意義是在創(chuàng)造;這個創(chuàng)造,是創(chuàng)造什么?不是作一篇好的文章,或者有一點科學發(fā)明就算了事,要緊的創(chuàng)造是開發(fā)他本身上的那個可能性,把本身上的可能性能夠圓滿的發(fā)揮盡致就對啦!人生應當是這個樣子。那么,底下要問的,這個可能性是什么呢?可能是些什么呢?又,我怎樣能認識我的可能呢?這個可能是沒有一定的,就是說:你認識到哪里就是哪里!自覺到哪里就是哪里!從你的向上心——亦即從你生命力最有力量的地方,隨時都可以讓你自覺,讓你認識你那個可能。我們舉個例說:我們在一種事情上,或者有一種公平的要求,從這公平的要求,甚至于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這就是人的向上心;從這個向上心,自然認識了公平,也就是認識了你的可能。認識了你能夠做到那個樣子,就不致再落到這個樣子——不公平的一邊;你自覺到了那個地方,同時也能做到那個地方,那就是你的可能。這個可能,也叫做“理”?!袄怼笔莻€應當,同時也要明白理就是個可能。(從自己來說是個應當,從旁人看我就是個可能。)譬如說:從我們的向上心,我們應當勤奮;但是勤奮不是個空話,要有事實。我們既知道應當勤奮,同時又能做到那個事實;此事實的地步、事實的界限、事實的樣子,就是“理”,也就是你的可能?!袄怼?、“可能”是靠人的向上心去認識,從個人向上的要求,他可以繼續(xù)不斷的向前去擴充,往深里高里去追求他的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