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企業(yè)的角度看,通過阿里巴巴這個網絡平臺,企業(yè)能更迅速、更便捷地了解批發(fā)商和貨物的信息,不用坐飛機、坐火車到異地看貨、交流,大大縮短了營銷的時間。站在客戶的角度看,只需打開網頁搜尋,就可以看到所需要的信息,同時,還可以快速地實現(xiàn)貨比三家,決定從哪個商家進貨??梢哉f,阿里巴巴為企業(yè)和客戶提供了雙贏的可能。
這是一位經常從阿里巴巴網上批發(fā)女裝的個體戶的真實經歷:
我以前進貨,除了要費心關注流行趨勢,最麻煩的是要跑去廣東。雖然廠家自己會通過物流發(fā)貨,但在此之前,我必須親自前往廠家好多次,看款式、摸手感,然后親自帶貨回來,一來一回路費都要花上好多??扇绻贿@樣的話,有些廠家可能會在貨里摻雜次品,弄得我很吃虧。另外衣服這種商品,潮流性很強,我不可能每次從一個廠家進貨,必須看好多廠家,挑選中意的款式。這樣一來,進貨就很麻煩。有了阿里巴巴,我就不用這么麻煩了,首先我可以在網上搜集很多廠家的信息,不用來回跑。另外,由于阿里巴巴有誠信平臺,那些發(fā)放次品貨的批發(fā)商很難有立足之地,我也較少碰到交易欺詐的情況。
然而,對于提供貨物的一方--企業(yè)來說,又何嘗不是好處多多?通過B2B,它們能夠獲得以下便利:投入少、成本小、風險小、機會多。
這是阿里巴巴早期一位客戶的真實經歷:
我最初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注冊阿里巴巴會員的,反正注冊這個是免費的,關鍵是我不用投入房租、水電等成本,也不需要招聘很多業(yè)務員幫我在全國做推廣,只要有一臺電腦就行了。通過阿里巴巴這個平臺,我還可以讓全國、全世界的企業(yè)都看到我的產品,這在實體經濟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走遍全國市場,不多認識一些朋友,根本很難做到這一點。但通過阿里巴巴這個平臺,很容易就做到了。
換言之,對于很多無法拿出更多資本經營的中小企業(yè)來說,阿里巴巴與它的B2B經營模式,不但為其節(jié)省了時間,更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財力等投入,而且還擁有了海量潛在客戶。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加之馬云實施的免費策略,中小企業(yè)紛紛注冊?,F(xiàn)在,阿里巴巴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涉及2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超過6100萬名注冊用戶的“大平臺”。
當然,馬云不是只做好事的“雷鋒”,火起來的阿里巴巴,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