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八國大軍壓境,楚國便派出了和談使者。使者見到了八國代表齊桓公和謀臣管仲,談了沒多久,齊桓公就帶著他去看了自己帶出來的軍隊,目的是炫耀一下自己的兵力。
他指著大軍說道:“您看看這樣精良的部隊,試問有什么樣的敵人是打不了的呢?有什么樣的城池是攻不下來的呢?”來使聽后,鎮(zhèn)定地回答:“作為國君,您如果是用仁德來治理國家的話,那誰又會不聽從您的號令呢?但如果單憑武力,人心不服的話,再強大的軍隊恐怕也對付不了我們?!?/p>
一番語言博弈之后,齊桓公同意了楚國的和解。事實上,他本來的目的也并不打算拼自己的兵力去幫助鄭國對付楚國,揮師南下,不過也是顯現(xiàn)一下自己的道義,做做樣子罷了。既然兵力已經(jīng)炫耀過了,不如見好就收,成功和談,也免得兵戎相見,大家都損失慘重好得多。
在職場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與對立面的“合作”,不管面對什么樣的競爭對手,都應(yīng)該考慮到利益的最大化,不光是想自己的,也要想對方的。
作決定之前,至少要先估計到走到何處該停手。有時候,逼得對方無路可走并不是最佳策略,因為暫時的巨大的勝利很可能使你得意忘形。而對對方來說,被你逼急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他可能會破釜沉舟反將你一軍。
所以,將眼光放長遠,不管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還是面對敗局,都應(yīng)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及時剎車??善芏嗳硕加幸环N不服輸?shù)男膽B(tài)。本來不服輸是好的,能夠給人很多斗志,但盲目的不服輸,一根筋走到底,甚至高估自己的實力去拼,最終注定會失敗。
如何在合作中見好就收
1.把握全局
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去看全局,這樣才能清楚自己站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去爭去搶不是不可以,甚至冒險賭一把,先發(fā)制人也是巧妙的策略。但競爭就會有爭紅了眼的時候,只是為了內(nèi)心的不服輸、小倔犟而完全失去了判斷局勢的能力,這樣好斗的人不但難以取得勝利,還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陷,在“合作”中就很容易失利。
2.謀和勝于求勝
競爭最大的能耐不是求勝,而是謀和。
在別人面前太過爭強好勝。同事之間的討論一定要占上風(fēng)才甘心,客戶一定要爭取到最棒的那個才高興,甚至和領(lǐng)導(dǎo)說話,都要氣勢壓人,恨不得證明自己脾氣和能耐一樣大,這樣的人在職場中注定吃虧的時候多,獲利的時候少。
職場博弈式的合作,永遠沒有天平一邊倒的時候,所以不可能讓你把好處全部占盡了,還要讓別人屈居你之下。不懂和氣,就無法顧全大局,試問在職場中,一個不懂得顧全大局的人,怎么可能坐到高位呢?
3.懂得退讓
退讓并非要你一味地忍讓,而是說當(dāng)?shù)玫胶锰幹?,就懂得及時收手,退下來,讓別人也有機會獲利。在整個社會發(fā)展過程當(dāng)中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在哪個行業(yè),壟斷雖然時有出現(xiàn),但命運并不長久,所謂物極必反,得到的太多,就意味著失去將要到來。
所以,貪得無厭并不能讓你在職場當(dāng)中盡快獲得自己想要的,懂得進退,知曉拿捏,才能讓你更好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