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冰心更深刻的認識,則是從80年代讀她零零散散發(fā)表在報刊上的一些小文章開始的:《空巢》《遠來的和尚》《萬般皆上品》《我請求》《我感謝》……從這些樸素而灼熱的文字中,我讀到了一位經(jīng)過“五四”運動洗禮的知識分子的真正良知!我至今還記得1987年11月14日冰心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我請求》的第一句話:“我請求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來讀一讀這篇報告文學《神圣憂思錄》……”短短幾百字的文章,熱透紙背,情透紙背,力透紙背!我感到了冰心老人對中國基礎(chǔ)教育的憂患之心和對民族的赤誠之心,我的心靈也為之震撼!在不少“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追求“超然”“平和”“閑適”的時候,一輩子溫柔慈祥的冰心為了堅持“說真話”,“居然”說出了這樣的話:“我沒有什么可怕的,我是‘無權(quán)可奪,無薪可奪,無官可免’,我現(xiàn)在什么都不怕。還有,人家也不必來動我,我都是快死的人啦。”(1998年12月17日《今晚報》)新華社關(guān)于冰心辭世的新聞稿中這樣一句話說得好極了:“冰心的純真、犀利、堅定、勇敢和正直,使她在國內(nèi)外廣大讀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愛戴。”
童心、愛心和良心,是“冰心”的含義,也是這位世紀文學大師留給我們民族最珍貴的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