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電報機的成吉思汗(1)

舊山河 作者:刀爾登


“有電報機的成吉思汗”,是赫爾岑的一句著名讖言。我沒有讀過它所處的文章,又查不實這句話的上下文,但我想,無論上下文如何,無論將“成吉思汗”作為暴政之象征是否符合史實,這個短語都是意味深長的。

歐洲自啟蒙運動以來,多把成吉思汗當成暴君的代表,赫爾岑是俄羅斯人,想必更傾向于這種評價。成吉思汗殺人如麻,但中國人更熟悉的,是忽必烈建立的蒙元,印象又是一種了。

曾有朋友拿一個荒唐的老問題來問我,曰假如不得不回到過去,你愿意生活在哪個時代。我說,春秋吧。他說,那個太古了,換一個。我認真地想了想,說,那就元代吧。朋友大怒,趁著天熱,將一頂漢奸的帽子劈頭罩來。我說您別急,聽我一一道來:我是“搞”文字的,且胸無大志,元代的文人行道難,而我本不想行道,元代的文人做官難,而我本不想做官,終元一代,沒有文字獄,單這一點,還不夠嗎?

睢景臣寫高祖還鄉(xiāng),“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shù),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涂衫锾ь^覷,覷多時認得,險氣破我胸膛。你身須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shù)……”這種反皇權的曲兒,還有更多的嘲謔、謾罵且語涉政治的作品,在元代遍地皆是,換個朝代您試試?蒙古人對文事不太留意,懶得管你說三道四。就算是有人管,你是愿意對方深通文墨、心思細密呢,還是愿意對方“州縣三四員,字不辨王張”呢?

元代賦稅較宋明皆輕?!百x稅輕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詠作”,又有文人的加入,而有了《詩經(jīng)》以后最天真自然的一代文學。許多文人,沒了正統(tǒng)的出身之路,頗有牢騷,但和清代的同行相比,這些人可謂身在福中不知福。讀書無用,難道不強過讀書有罪?做不了大官大賢,去做那郎君領袖、煙霞狀元,又有什么不好?到了明代,一窩蜂地去做官講道,官也沒做好,道也沒講好,先把個活潑潑的曲兒劇兒失傳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