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撒自是不甘人后的,在高盧戰(zhàn)役時就已經(jīng)命人著手修建神殿和回廊,為以后擴大古羅馬廣場工事作準備。此后也公開宣稱修繕森普羅尼烏斯會堂作為凱旋的紀念。但該會堂因破舊已無法修繕,愷撒于是又下令在原址上重建,這就是后來的“尤里烏斯會堂”。不僅如此,愷撒對羅馬的城市規(guī)劃也很有興趣,他的眼光已不局限于建造贈與國家和紀念凱旋的場所,因為他想讓羅馬從內(nèi)在的政治秩序到外在的城市建設都煥然一新。
迦太基歷經(jīng) 700年后衰亡,而羅馬 700年后正煥發(fā)著生機。愷撒重建首都的理想昭示著一個新的羅馬即將誕生。
歷史有時似乎都凝結在某一個人身上,然后整個世界都跟隨他指引的方向前進。這些偉人 將人格上的特性與共性、靜止和運動集于一身。國家、宗教、文化乃至社會的危機都體現(xiàn)在他們身上 ……危急時刻,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在這個偉人身上融合并達到頂峰。這些偉人的存在,至今仍是世界歷史的奇跡。
——布魯克哈《對世界歷史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