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西塞羅對活著的龐培的評價沒有一句好話,即使是在毫無顧慮地寫給密友的信中,也是如下的語調(diào):
缺乏智慧。零說服力。體力也已是今非昔比。因沉溺于年輕嬌妻而疏于政務(wù)。沒有自我控制能力。至于意志力,則自始至終都沒有過。等等。
西塞羅竟然追隨了一個在自己口中形容得如此之糟糕的人,讀者對此一定會感到目瞪口呆。但這就是西塞羅對在世時的龐培的評價。
在得知龐培的死訊后,西塞羅立刻停止了這樣的評價。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死往往可以讓人們忘記對他生前的種種批判,而只會回憶起那人好的一面。這不也正是很多人共同的現(xiàn)實人性嗎?
但是一旦龐培擔(dān)任被架空了權(quán)力的會長,而由愷撒擔(dān)任運營總監(jiān)的“兩頭政治”真的實現(xiàn)的話,事態(tài)會有所變化嗎?
首先最為明確的一點是:逃到北非的強硬反愷撒派們和龐培派人士,想繼續(xù)反對愷撒就將師出無名。
但是龐培被殺了。龐培的死反而讓反愷撒派們更加有了支撐的支柱。此刻的龐培再不是那個生前有著諸多缺點的人,而是成為了死后被人們回憶起更多優(yōu)點的、偶像化的人物,被尊稱為“偉大的龐培”。
“我在亞歷山大港,得知了龐培的死訊?!睂τ趷鹑鰧懴碌倪@一行文字,我是這么看的:對愷撒來說,這非但不是最后的可以為之安心的終結(jié),反而在為背后更深遠的東西而擔(dān)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