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石推薦序:為什么是羅馬?(1)

羅馬人的故事4:愷撒時代(上) 作者:(日)鹽野七生


這是一部煌煌十五冊的巨著,作者鹽野七生寫了十五年,我曾整整讀了一年。讀后,逢人就推薦。我讀的是臺灣出版的繁體橫排本,當時感到奇怪:為什么這樣的書,在大陸卻看不到?沒想到,現在就有了簡體中文版。大概是因為此前我在各個場合不遺余力的推薦,中信出版社希望我能為之寫篇序言。

過去我也讀過羅馬史,比如《羅馬帝國衰亡史》,但這類史書,更多是從政治、軍事的角度來理解羅馬帝國。鹽野七生不同,她以現代史觀的方法論來解讀羅馬,這其間涉及國家與民族、君主與公民、宗教與人性、權力與秩序、科學與技術、領導與公關等方方面面,視野極廣,見人所未見。正如她自己所說:“別的研究者是寫自己知道的,而我則是寫我想知道的?!?/p>

我是從事房地產行業(yè)的,所以對書中所講羅馬帝國的城市與建筑極為關心。在第十冊《條條大路通羅馬》中,作者專門講了羅馬的道路建設:與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倒不如說“條條大路起羅馬”。羅馬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心臟,而這些四通八達的國家公路,有如血管脈絡,把政令和資源高效率地傳輸到帝國的每個角落。

鹽野七生說,東方帝國在修建長城的時候,羅馬人正在修建羅馬大路。接著,她就告訴讀者,兩千年過去了,羅馬修的大路現在還在使用。這時,你會很自然地想:中國的長城,現在除了收門票之外,還有沒有用?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朝修建的,而且從工程的角度講,也有很多質量問題。同樣是國家主導的巨型工程,哪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更有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