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猶太問題(3)

羅馬人的故事6:羅馬統(tǒng)治下的和平 作者:(日)鹽野七生


羅馬時代的被保護者,不單指受到保護,還意味著成為保護者的后援。具體地說,就是作為安全保護者(patoronesu)的羅馬有責任保護猶太王國免于外敵的侵略,而被保護國的猶太王國,也要為羅馬帝國的安全保障,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對羅馬而言,猶太王國就是抵御東方的帕提亞、南方的阿拉伯的防衛(wèi)線之一。作為交換條件,羅馬承認猶太王國的獨立地位,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可以在耶路撒冷重建神殿。

希律王的親羅馬政策也貫徹得相當徹底。在猶太王國內(nèi),建有信奉希臘— 羅馬諸神的神殿;為感謝奧古斯都,將撒瑪利亞城(Samaria)改為沙巴斯提(Sabaste);還建了一個名為愷撒利亞(Caesaria)的海港,意為“愷撒之都”; 同時在愷撒利亞又建了一座神殿,獻給羅馬和奧古斯都。即使在耶路撒冷城內(nèi),也允許并正在建設以奧古斯都和其妻莉薇婭,以及已經(jīng)成為奧古斯都女婿的阿格里帕之名捐贈的公共建筑。

但是,猶太民族是民族主義者。在他們看來,只有他們是上帝的選民,而其他民族都不是神的子民。所以,不少人對在自己國土上建造那些與劣等民族羅馬有關的建筑,覺得忍無可忍,即便這些建筑是為公眾所建。同時,他們對國王親羅馬的政策也十分不滿。而希律王獨斷專行的強硬手段更是火上加油, 一神教的宗教信仰加上民族主義情結,究竟會爆發(fā)出怎樣的火焰,對信仰和思想都完全相反的羅馬人而言,是無法輕易地預測和應對的。

不管怎么樣,50 多歲的希律王目前還穩(wěn)坐王位,而比希律王年輕10 歲的奧古斯都,又是個不會自找麻煩的人,奧古斯都的這種性格,從他這次東方之行最主要的目的,即解決帕提亞的問題上也有所反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