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選舉改革(3)

羅馬人的故事6:羅馬統(tǒng)治下的和平 作者:(日)鹽野七生


這并非是因為奧古斯都執(zhí)政的40 年間,羅馬人的倫理觀大有提升,也不是因為候選人在乎保證金,真正的理由是,縱使候選人花錢買選票得到了公職,也不會因此獲得經(jīng)濟上的利益。以往羅馬仕途之路,首先當選為財務檢察官,期滿之后可以得到元老院議席,然后參選法務官,接著是執(zhí)政官,最終目的是行省總督??墒牵瑠W古斯都免除了原本屬于行省總督的征稅權,交由專門的皇帝監(jiān)察官負責管理,這樣,行省總督再也沒有像共和時期那樣的機會,在任期內中飽私囊、囤積私財。所以說,選舉透明度的提升,主要是因為公職人員失去了因權力而生的經(jīng)濟利益。

不過,羅馬傳統(tǒng)上的“光榮的公職人員”的理念仍然健在。相比于積累財產(chǎn),還是有很多人更愿意為國家作出無私的奉獻。人總是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何況還有虛榮心作祟。一般的民眾也把一年一度的選舉當成節(jié)日,選舉的幾天里,尤利婭選舉會場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奧古斯都的選舉改革政策中,依然保留了愷撒時期設定的執(zhí)政官2 人、法務官16 人的人數(shù)。不過,愷撒設定的40 人的財務檢察官則改回了之前蘇拉所定的20 人。這也是奧古斯都對元老院采取的懷柔政策之一。盡管蘇拉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但他極力推行強化元老院的政策,讓元老院將他視做恩人。

雖然財務檢察官的人數(shù)減少了一半,但作為“光榮的公職人員”入門官職的財務檢察官的年齡限制也由原來的30 歲降到了25 歲。這并非是出于政府官員年輕化的考慮,而是為了拉大財務檢察官和元老院議員的資格年齡的差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