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學院派落后于時代,與經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脫節(jié)。如今的應試教育體系和經院學術體系暮氣沉沉,象牙塔危機日益加深,出現(xiàn)了兩大弊?。?/p>
一是官商學勾結,催生庸俗市儈、學術腐敗、學術造假、官僚主義等惡習;
二是小集團風氣,逃避現(xiàn)實,閉門空談。
學術應該對外開放,與市場、娛樂、社會、百姓、新媒體相結合。這方面音樂、影視、文學已開辟出了一條金光大道,如周杰倫唱而優(yōu)則演,郭敬明 、饒雪漫 、路金波寫而優(yōu)則商。學術文化也一樣,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值得肯定的是,百家講壇的學術娛樂化道路真正實現(xiàn)了學術與娛樂的聯(lián)姻,切實踐行了“學者使電視深刻、學術為百姓服務”的宗旨,率先打破了學院派的自閉陋習。
學術娛樂化同樣有哲學上的依據(jù)。中國哲學主張愈深邃、愈徹底的真理愈要實現(xiàn)在生活日用常行之中,因而倡導一種清新自然、樸素平易、天真爛漫、生動活潑的快樂人生,我謂之“豬八戒—彌勒佛精神”。
中國哲學內蘊有娛樂化的動力。孔子講不亦樂乎,道家講返樸歸真,禪宗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即是這種精神的最佳注腳。真理就在娛樂生活中,這是中國哲學的真精神。
百家講壇當家花旦于丹說得好,《論語》之精神可一言以蔽之,曰:快樂生活。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在世,各有其緣法,亦各有其志趣,茍得其所,樂莫大焉。所以我的紅學就是娛樂。我自己樂在其中,并希望以此為紐帶,與君同樂。
在娛樂的同時,我也看重價值。倘若單論快樂與幸福,那么歷史上許多英雄豪杰的一生其實是很缺乏這方面內容的,例如屈原、魯迅、盧梭、斯賓諾莎、貝多芬等人的生活很難說得上快樂或者幸福,但這并不損于他們人生的偉大價值。
即以紅學而論,我以為治紅學的功夫,更在紅學之外,在于歷史大勢、社會風貌、時代精神以及我們個人的生活閱歷、知識結構、文化底蘊、品性修養(yǎng)、審美趣味、思想境界。雨村道:“若非多讀書識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不能知也。”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