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不通,另覓他途
開辟新航路的另一個原因是商路危機。原來有舊航路通往歐洲,中國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都能到歐洲。那歐洲人干嗎吃飽了撐的開辟新航路?因為舊航路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給阻斷了,商路不暢造成了商業(yè)危機。奧斯曼帝國就是中國唐朝稱謂的突厥人建立的。自從被唐王朝滅了之后,突厥人一路西遷,到了今天的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高原,皈依了伊斯蘭教。11世紀,突厥人的一支在首領奧斯曼的率領下建國,這個國家就被稱為奧斯曼突厥帝國,英文翻譯過來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是英語,突厥是突厥語,就跟China和中國是一回事一樣,不是倆國。突厥人有很多種,奧斯曼突厥帝國是用自己開國君主的名字命名的。就跟今天的沙特阿拉伯一樣,它是一個叫伊本·沙特的人在1932年建立的國家,所以這個國家叫沙特阿拉伯。 7世紀,阿拉伯帝國在阿拉伯半島崛起。642年,阿拉伯將領阿慕爾帶兵攻占亞歷山大城。據13世紀出生在古埃及的歷史學家伊本·基夫提在所著《賢人史》中說,阿慕爾在占領亞歷山大城之后,有學者曾斗膽進言希望保存亞歷山大圖書館里的珍貴典籍,阿慕爾遂向哈里發(fā)(注)歐麥爾請示,得到的回答是:“把你所說的書先翻閱一下。如果其內容與經書(指《古蘭經》)相同,就無需保存;如果相悖,也無需保存,不妨銷毀?!庇谑且话汛蠡馃税肽辏瑏啔v山大圖書館就徹底完蛋了,人類的歷史很多東西全都給毀掉了。 奧斯曼國家建立以后,對于基督徒和儒教徒之間的貿易是什么態(tài)度可想而知。首先,征收80%的重稅,收了80%的稅你就以為完了嗎?騎士們把頭巾一拉下來,蒙上臉就變成了佐羅,追上去把商人一刀兩斷,貨物歸他了,這條商路也就被堵住了。
于是歐洲人就想方法繞吧,這奧斯曼帝國雖然控制了東地中海,涉及歐亞非三洲,但畢竟不是從北極到南極。從它的兩側繞不過去嗎? 在歐洲,奧斯曼帝國占領了巴爾干半島,巴爾干半島往北是德意志,德意志往東是波蘭、立陶宛、烏克蘭、俄羅斯、西伯利亞,你去那兒小心被熊舔了??磥?,從奧斯曼帝國往北繞,走舊航路是走不通的。往南成不成?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北非,北非南邊是撒哈拉大沙漠,跟巴西那么大,進去就甭想出來了。所以,奧斯曼帝國雖然不是從北極到南極,但是它地居天下之正中,根本就繞不過去,只能去開辟新航路。 新航路開辟的條件之一是航海技術的進步。航海技術包括造船、指南針、火藥、風帆等,沒有火藥、風帆只能看著海盜干瞪眼,無法正面PK。指南針更重要,船一出海,跟著感覺走,心有多遠咱就走多遠,那就完了。再有,你想航海,得有隔艙化的船。不能一個地方漏水,整體沉,必須水密門一放下來,即使一個艙進水,其他的艙也進不了水,船就沉不了,帶著一艙水照樣可以航行。泰坦尼克號設計的是6個艙進水不沉,結果它點兒背,7個艙進水,沉了。因為船長處理出錯了,船頭前面看見一座冰山,眼瞅著快撞上了,他打舵,認為能避開,結果跟冰山發(fā)生了刮蹭,要是追尾就沒事了。船頭最堅固,追尾肯定沒事,還不如不躲,直接撞上去,刮蹭裂了7個艙,一下就沉了。誰教會了歐洲人造這樣的船?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因為我們渤海浪高1.2米,都得使這種船,要是使那種一個艙的就完蛋了。還有,船不能只有一張帆,大風一吹就折了。希臘的戰(zhàn)船就一張帆,多帆設計也是中國人教會他們的。技術的進步給遠航提供了條件。 再有一個重要條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中央集權。歐洲本來跟中國差不多大,咱是一個國家,它50多個國家,沒有統(tǒng)一這個概念,他們不覺得自己是分裂的,應該合并。歐洲的中世紀史——羅馬帝國滅亡以后的歷史非常像中國的夏、商、西周,封邦建國。法國國王政令不出巴黎,英國國王同時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在英國是國王,在法國有一塊領地,是法國國王的家臣。法國國王,到了香檳地區(qū)(注),老百姓根本就不鳥你,首先他不知道自己是法國人,其次他也不知道法國還有國王,因為他們這兒掌管事務的就是香檳伯爵。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是勃艮第公國,最牛的人就是勃艮第公爵,現在還有這個國家嗎?只有西、葡兩國在當時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建立了中央集權,因為它要驅逐半島上的阿拉伯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完成了國家統(tǒng)一。
阿拉伯帝國后來分裂成三個:綠衣大食、黑衣大食、白衣大食(注)。綠衣大食在埃及,黑衣大食在西亞,白衣大食在西班牙。西班牙基督徒發(fā)起收復失地運動,歷經800年才把這幫人給轟走,正是哥倫布遠航那一年。西班牙有兩個重要王國,一位國王是男性,一位國王是女性,這兩人結了婚,才使得這個國家完成了統(tǒng)一。 西、葡完成了中央集權,就有能力支付遠航的費用,別的小國根本沒這能力,于是,迪亞士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遠航。 注:哈里發(fā)(Khalifah),伊斯蘭教職稱謂。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眾先知即被認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后該詞被用于指稱穆罕默德逝世后繼任伊斯蘭教國家政教合一領袖的人,伊斯蘭教初期執(zhí)政的四大哈里發(fā)即屬此范圍。其后又為伍麥葉、阿拔斯等王朝的統(tǒng)治者所襲用。
注:香檳地區(qū)(Champagne),在法國巴黎以東,蘭斯市(Reims)周圍,包括馬恩?。∕arne)、埃納?。ˋisne)和奧布省(Aube)的一部分區(qū)域。香檳地區(qū)是香檳酒的產地,根據法國法律,只有香檳地區(qū)出產的香檳酒才能稱為香檳酒,其他地區(qū)出產的同類酒只能稱為“發(fā)泡葡萄酒”。
注:伊斯蘭教崇尚黑、白、綠三色,所以,古書上有“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綠衣大食”之稱。建都伊拉克以黑旗為標志的巴格達哈里發(fā)國家的阿拔斯王朝,稱“黑衣大食”;在突尼斯一帶建立,在10世紀初遷都開羅,開羅哈里發(fā)國家的法蒂瑪王朝稱“綠衣大食”;而建都敘利亞以白旗為標志的科爾多瓦哈里發(fā)國家的倭馬亞王朝稱“白衣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