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社會科學方法的運用,即約瑟夫?霍爾茲(Joseph Holz)對青春期妊娠的含義的研究。他首先研究了所有關(guān)于青春期妊娠的文章,然后提出以下假說:青春期妊娠導致母親們的經(jīng)濟狀況和社會狀況惡化。為了檢驗這一假說,他利用了過去多年來跟蹤少女生活所收集來的資料,他從中抽取出兩組——一組是懷孕并生下孩子的少女,另一組是懷孕但流產(chǎn)的少女。接著他比較了兩組少女在她們35歲時的經(jīng)濟和社會狀況。如果青春期妊娠導致母親的處境惡化,那么那些生下孩子的少女將比那些選擇墮胎的人處境更糟。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約瑟夫?霍爾茲發(fā)現(xiàn)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都是低收入,非常依賴社會福利,并且在學校里完成了同樣年限的教育。這說明最初的假說是錯的,青春期妊娠并沒有讓媽媽們變得更糟,它只不過是一組更大的問題的征兆,這一組更大的問題嚴重到媽媽們是否在青春期生下孩子,都不會對她們的經(jīng)濟和社會狀況造成多少差別。
就在政府正在開展一項耗資巨大的反對青春期妊娠的運動時,霍爾茲發(fā)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他的結(jié)論既不受自由主義者也不受保守主義者歡迎。自由主義者不喜歡是因為他的研究說明,由自由主義者提出的許多家庭計劃建議和性教育對于改善這些婦女的生活沒有多少幫助;保守主義者不喜歡是因為霍爾茲的研究暗示,如果我們要改善這些婦女的生活并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huán),就需要有比僅僅消除青春期妊娠問題更根本的改變。不過,好的社會科學方法不是要取悅?cè)魏稳?,它是我們對社會議題與社會問題的理解。
注意,盡管霍爾茲的實驗不是完全受控的,但在社會科學里它已經(jīng)非常接近于我們可能做到的受控實驗。試驗中所選取的兩個群體之間并不存在任何明顯差異。
社會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你對各種不同的社會科學研究進行文獻回顧,你會看到社會科學家在研究問題時可以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和套路。我們先討論各種研究方法,再討論一些可供選擇的研究套路。
可供選擇的研究方法。一個人在分析問題時采取的研究方法反映了這個人的世界觀——看待世界的視角。社會科學采用的四種研究方法分別是功能論方法、交換論方法、沖突論方法和符號互動論方法。
功能論方法 這種方法強調(diào)社會生活的普遍聯(lián)系性,也強調(diào)把一項政策的影響只限制在社會局部范圍內(nèi)是很困難的。采用功能論方法(functionalist theory approach)的人在做社會決斷時猶豫不決,因為社會的每個方面都有某種功能。和功能論方法很相近的是交換論方法。
交換論方法 這種方法強調(diào)個體的自愿交換,由于交換能反映出個體的選擇,所以社會結(jié)構(gòu)就反映出個人的欲望。交換論方法(exchange theory approach)認為,社會是相對和諧的,但當社會的某一方面出現(xiàn)問題時,用交換論解釋就不太靈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