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篇二副 總裁不是總裁的下屬(11)

總裁的最佳拍檔 作者:吳榮華


吳:嗯。我覺得德魯克真正的貢獻是在于他指出了公司這種組織的純粹性,以前管理是政治的附屬物,而公司造就了一個管理的時代。德魯克讓管理真正成為了一門顯學。

李:這個我贊同。德魯克是真正站在歷史的大背景下談?wù)摴芾淼?,這是我在閱讀他的著作時最大的感受。

吳:不過,當我們談到管理的本質(zhì)時,又有多少認識呢?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管理的本質(zhì)是藝術(shù)而非科學。這就是今天的人們對管理的認識高度。

李:是啊,如果管理是一門藝術(shù),那就太難把握了。

吳:說到藝術(shù),其實德魯克晚年曾“跨界”寫了兩部小說,李總看過嗎?

李:還真沒有。

吳:德老的兩部小說是《行善的誘惑》和《最后的完美世界》。這里概略地講講《行善的誘惑》的主要內(nèi)容吧,因為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窺探到德魯克晚年所關(guān)注的問題,以及他對重要管理問題的態(tài)度和觀點。

李:愿聞其詳。

吳:簡單說來,德老在《行善的誘惑》中,用小說的形式,描述了海恩作為校長和神父在學校中的一個重要抉擇,這個抉擇是關(guān)于授權(quán)和越權(quán)的抉擇。海恩的糾結(jié)在于,他作為校長,不應(yīng)該隨便指揮間接下屬,因為那樣做就是越權(quán),但他作為基督徒,又虔誠地認為應(yīng)該把愛人放在第一位。

李:這位校長兼神父是如何抉擇的呢?

吳:他最終選擇了把信仰作為選擇的第一標準。每當看到間接下屬犯錯誤的時候,出于神父的職責,海恩總是第一時間直接出面指導和幫助。

李:結(jié)果呢?

吳:校長的直接下屬們聯(lián)名投票,把海恩教授從校長的崗位趕下來了!

李:我明白了,德魯克其實是想說,作為組織的“一哥”,千萬不要隨意越權(quán),因為越權(quán)是管理的大忌,是這樣嗎?

吳:總結(jié)得很到位。

李:原來,德魯克也對越權(quán)深惡痛絕啊。可見,您原先供職的海爾和Polycom,管理也不怎么樣嘛!

吳:就是因為這本小說,讓我明白了德魯克的思想高度在何處。也正是因為我在Polycom發(fā)現(xiàn)了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才明白,德魯克心中的管理世界其實是混亂的。

李:德魯克的管理世界是混亂的?

吳:何止混亂,簡直就是亂得一塌糊涂!

李:難道德魯克的許多東西也是錯誤的嗎?

吳:難道大師就不會出錯嗎?從小說中,我們就能輕易判斷出德魯克心中的管理世界是由什么層級構(gòu)成的了。譬如直接下屬和間接下屬的概念,越過直接下屬就是越權(quán),這些概念雖然在小說中德魯克沒有直接點出,但是小說的意境已經(jīng)十分明顯。海恩校長不就相當于公司里的CEO嗎? CEO的直接下屬是誰呢?是副總裁嗎?

李:我明白了,這樣看來,德魯克可能也同樣認為,副總裁就是總裁的直接下屬,而大區(qū)總監(jiān)就是總裁的間接下屬,而這些其實都是錯誤的!

吳:當然,大錯特錯!而且,我們還可以推測出,德魯克對于業(yè)務(wù)問題應(yīng)該到什么崗位截止是沒有認識的。這就意味著,德魯克對于“大區(qū)總監(jiān)的問題就是總裁和副總裁的共同問題”也是沒有認識的。

李:德魯克的管理理論確實沒有對這些問題作出明確的論斷。

吳:不過,德老稱自己為“社會生態(tài)學家”,他在社會學領(lǐng)域頗多建樹,他的很多視角都是基于社會學的,而且正是因為他,管理學才獲得了今天的地位。

李:我們無法對任何一位學者苛求太多,哪怕是像德魯克這樣的大師。

吳:但是,我還是可以把一些責任歸咎于德老。正是因為他的影響力,才讓我們認為,那些傳統(tǒng)的管理學理論是絕對不會出錯的。

李:我本來以為去EMBA課堂就能找到答案,原來反而是強化了錯誤的認識而已,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啊!

吳:其實按照前面說的,我們可以推導出,傳統(tǒng)管理認識中所謂的“越權(quán)”,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科學的命題。

李:是啊,如果連總裁的下屬都沒有搞清楚,又怎么能界定總裁越權(quán)與否呢?看來,您發(fā)現(xiàn)的新世界與傳統(tǒng)的管理世界完全是兩種景象?。?/p>

吳:有太多的景色需要我們?nèi)ビ斡[了,下次再聊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