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之中,樊馨蔓做了一件對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功德無量的事。她拍了一部名為《書生馬云》的專題片,真實記錄了馬云在京城的尷尬遭遇。馬云對這部紀錄片非常有感情。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年馬云在京城現(xiàn)場推銷的畫面,看到他到處碰壁、到處吃閉門羹的畫面。
幾天后,事情開始出現(xiàn)轉機。馬云在《人民日報》信息部做了一次演講,這次演講他舌戰(zhàn)群儒,駁斥了當時很多江湖老學究認為網(wǎng)絡不符合中國國情的觀點。
馬云激動地說:“對于正處于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這是最后一班末班車。如果錯過了,中國就很難再有機會了。對于處于劣勢的中國來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御。 ”
當時,《人民日報》的總編和《中國貿易報》的總編,聽完馬云的演講后深受啟發(fā)。第二天,很多報紙的頭版都發(fā)表了關于馬云,以及中國黃頁的報道——這是京城媒體第一次主動報道馬云和中國黃頁。
同時,《人民日報》積極申請上網(wǎng)。報告很快批下來了?!度嗣袢請蟆返纳暇W(wǎng)工程正式啟動了。
馬云的春天也真正地到來了。
可春天過后就是盛夏。江湖變幻莫測,風云難料。馬云為自己打開了局面,同樣也為別人敲開了大門。此后,大批外資企業(yè)逐鹿中原。馬云,這個當時在中華大地還只能算是個小角色的先行者,在京城失去了立足之地。
馬云思索再三,決定重返杭州,回到那個發(fā)家之地,積蓄力量,重新發(fā)起新一輪的攻勢。
后來,馬云在回憶以往這些經歷,總結自己成功經驗時,感慨地說:“我覺得最大的經驗就是千萬不要放棄,要勇往直前,而且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突破,突破自己,直到找到一個方向為止。 ”
這次京城之旅,看似對馬云的事業(yè)擴展沒有幫助,實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