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明代九成的商業(yè)稅進了誰的口袋(3)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賬 作者:李連利


奢香回到貴州后,便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開辟了兩條驛道,打通了貴州通往云南、四川、湖南的交通干線。朱元璋為此大呼:“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奢香開辟的道路人們稱為“龍場九驛”,長達五百六十多公里。在當時,龍場九驛有兩條主干路:一條由貴陽東北的水東經威寧到云南昭通,另外一條由貴陽向北經修文到云南西谷里、西城關、大渡河、歸化再到畢節(jié)。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38歲的奢香夫人病逝,朱元璋派特使前往參加葬禮,加謚號為“大明順德夫人”。

由朱元璋對奢香夫人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對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有著深刻認識。

早在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的第22天就下令整頓和恢復全國的驛站,將南京公館改為“會同館”,在全國各地設立水馬驛站、郵局(遞運所)、快遞局(急遞鋪)。

第二年,他又頒詔,把元朝的“站”一律改稱為“驛”。每攻占一個地方,朱元璋便要求工兵隊伍迅速修路修建驛站。這其中,既有軍事原因,更有對日后經濟建設的考慮。

明朝的道路寬十丈,每六十里設置一個驛站,供傳遞公文、信件的人和馬匹休息,甚至還經常派高級官員專門去修路,先后“遣鳳翔侯張龍等往云南置驛傳”,“命景川侯曹震往四川治道路”,“命普定侯陳桓往陜西修連云棧入四川,都督王成往貴州平險阻沿溝澗架橋梁,以通道路”。

在邊疆地區(qū),朱元璋也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道路修建,例如,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立了大寧都司,在轄境內修了四條主要交通干線,其中一條由北京豐臺途經順義驛、密云驛、石匣驛(今密云東北)、古北口、青松驛(今河北灤平),至興州中屯衛(wèi)(今河北承德市西灤河)。

朱元璋之后的歷代皇帝都對交通非常重視。例如永樂皇帝不但繼續(xù)增加關內道路設施,對關外也非常重視。永樂七年(1409年)在黑龍江地區(qū)建立奴兒干都司,修建驛站45處,在黑龍江、吉林地區(qū)共修建了六條主要交通干線。

到了明代中后期,陸路交通已經極為發(fā)達。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北京為中心修建的六條交通干線外,南京作為陪都,交通也非常發(fā)達。例如寧京線(由南京經徐州、濟寧、德州到北京)、寧太線(由南京經烽煙、蘇州、歸德、開封到太原)、寧西線(南京到西安)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