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邁阿密書展的演講
這次我懷著極端失落的心情,來到邁阿密,來到我們這個演講大廳。原來早就聽說,每年一度的邁阿密書展,是美國出版行業(yè)中最大的、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圖書圣誕節(jié),原以為作家們的到來,會如奧巴馬的到來一樣,因為人山人海而讓警察手忙腳亂??山Y(jié)果,每個作家的到來,都如中國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樣,平靜、日常,風(fēng)不驚、浪不動。邁阿密優(yōu)美純凈的大海,沒有因為世界各地作家的到來再多優(yōu)美一點點,也沒有因為大家的到來,而渾濁一點點。大家的到來,和沒有到來一樣。
原來,我以為這個演講大廳,會因為我們中國作家的到來而如斯蒂芬?金的到來一樣,人滿為患,連走廊、過道上都站滿了讀者和聽眾,可結(jié)果,這里還空著這么多的位置。也好。這樣更好。這樣可以讓作家再一次明白,作家就是作家,作家不是明星,不是政治家。而你們坐在這里,是純正的、心地高潔的讀者,而不是那些明星和政治家的粉絲和崇拜者。人少有人少的好處,就是你們在座的到北京去,我可以請你們每人吃一只烤鴨,可如果這里果真人山人海、聽眾萬千,你們每人要我請你們吃一只烤鴨,那我可就要傾家蕩產(chǎn)了。
人少的又一個好處,就是我可以給你們說悄悄話、私密話,說那種人多時不可以講的話。今天,我就在這里給大家講三句實在話、老實的私密話,講那些也許聽眾太多就不宜講的話:
第一句實在、老實的話,是從文學(xué)的角度去說,因為中國的體制、政策和意識形態(tài)的原因,中國作家寫作的開放性、自由度確實不如你們美國、歐洲和其他地方的許多國家的作家。中國作家應(yīng)該承認(rèn)這一點,沒必要遮遮掩掩,態(tài)度曖昧。但是,它的封閉度,也絕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黑暗、專斷,寫作的頭頂沒有天井的光明和白色。說句形象但不準(zhǔn)確的話,那就是在作家被封閉的書房中,那里有兩扇窗子組成的窗戶,我們用30年改革開放的時間已經(jīng)將其中一扇推開,而另一扇還在封閉著。中國作家在書房中的寫作、呼吸和向窗外世界的觀望,都是透過這一扇被打開的窗戶。就是說,在作家的書房中,因為只有一扇窗戶的打開,那么這個書房,它就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而作家在這個書房中,為了寫作,為了保護他的眼睛,為了他的生活、生存的便利,也還因為一個貪圖舒服、享受的人類慣性的生活習(xí)性在作家身上的延續(xù),他就喜歡在光明中待著。喝茶、聊天、看報、寫信等,這類我們大家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不都是要在光明中,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到黑暗中去嗎?很多時候,作家也是常人。他就待在這片半扇窗子映照進來的光明中,在光明中寫作。于是,大家的作品也就充滿了光明、歌聲和眼可見、手可觸的一種簡單的真實。而那書房中——作家用智慧思考、懷疑的另一半——可能就是讀者在生活和閱讀中根本看不到的另一半——那心靈和大腦的另外一扇被關(guān)閉的窗戶,作家不去表達,讀者也無從看到了。
一個作家有一個書房,其實這時就只有半個書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