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巴拉山:讓羊卓雍湖遭遇雅魯藏布
甘巴拉山位于拉薩西南,也就是說,它不屬于川藏線,而是318線拉薩以西的第一座大山。
很多人知道甘巴拉山,并不是他們與這座青藏高原深處的大山有過一次親密接觸,而是因為一個被中央軍委命名為“甘巴拉英雄雷達站”的團隊。在甘巴拉山埡口之上,在5000多米的生命禁區(qū),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達站已經存在了40多個年頭。軍隊上的幾位作家為這個小小的雷達站寫了站歌,還把這里的故事編成影視,于是乎,甘巴拉山漸漸有了響亮的名聲。在甘巴拉峰頂,我找到了一塊花崗巖石碑,上面刻著:
“甘巴拉雷達站”組建于1965年10月,世界最高人控雷達站,H5374米,年降水量280mm,最大風力11級,溫度變化-35℃至15℃。
藏語里,“甘巴拉”意為“不可逾越的山”。埡口以上的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每年有9個月要刮8級以上大風,最冷時氣溫可達 40℃。當?shù)厝司幜藥拙漤樋诹?,道是:“甘巴拉,甘巴拉,伸手把天抓;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步三喘氣,四季穿棉襖。”這看上去很夸張的描述,其實就是甘巴拉的真實狀況。
仿佛是對經歷了這種嚴酷考驗的居留者和旅行者的回報,甘巴拉山埡口在風雪加交、氣候嚴寒的同時,也是一個風景殊勝之地。越野車1個小時的爬升,公路已經高高飄起。在4990米的甘巴拉山埡口,回顧來徑,黑色的路面在群峰之間起伏蛇行,時而隱進樹林,時而拐出山谷。透過淡淡的霧氣面南而望,能望到不遠處有一片躲藏在白色雪山之間的蔚藍。那是一汪湖,青藏高原上無處不在的湖。只是,與其他大多數(shù)湖相比,甘巴拉山埡口以南的這個湖更加美麗,也更加聲名遠播。因為它是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為西藏三大圣湖的羊卓雍湖。
從高空俯瞰,羊卓雍湖形如一只多臂的章魚,它的每一條手臂都又彎又長地伸進2座或3座雪山之間,因此,被羊卓雍湖這只章魚摟在懷里的大大小小的雪山數(shù)以十計。從它的這一特點我們能判斷出:羊卓雍湖的湖水來自于周圍的雪山融水,而卓然獨立的甘巴拉山,正是羊卓雍湖最主要的水體補給者之一。作為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羊卓雍湖向來有“西藏魚庫”之稱,湖內魚藏量達8億公斤以上,全國每人均分1斤多還有余。豐富的魚類引來了大量飛禽,因此羊卓雍湖也是藏南地區(qū)最大的候鳥棲息地,每值群鳥飛臨,湖岸及幾十個湖心島都成了鳥的天堂。
以甘巴拉山埡口為對稱軸,與羊卓雍湖南北呼應的是另一個著名的水體:雅魯藏布江。上個世紀80年代,許多人注意到了甘巴拉山兩側的對稱,這著名的一湖一江之間只隔著一座拔地而起的甘巴拉山,直線距離僅僅8-10公里,落差卻高達800多米--羊卓雍湖海拔4400米,雅魯藏布江則只有3000多米。這種奇特的地理構造引發(fā)了許多人的奇想:倘若在甘巴拉山中部開鑿一條隧道,把羊卓雍湖的水引向低處的雅魯藏布江,不就能建設一座大型水電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