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南宋政府斷絕了每年的財政補貼,金帝國很快便陷入了國庫空虛的狀態(tài)。為此金宣宗完顏 決定發(fā)動更大規(guī)模的對宋戰(zhàn)爭,翰林學士楊云翼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完顏 此刻完全聽不進去。最終南下的金國野戰(zhàn)兵團在淮河流域遭到了“忠義軍”的全力反擊,最終鎩羽而歸?!爸伊x軍”的首領李全乃是當年“紅襖軍”的首領楊安國的妹夫。楊安國奮戰(zhàn)一生,在南宋理宗的時候,憂勞而死,隊伍交給他的妹妹楊妙真領導。楊妙真武藝超群,長得面如桃花,作為一支義軍的領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頭,李全正是她的丈夫。面對危局,完顏 頗多感慨:“天下之廣,緩急無可使者,朕安得不憂!”雖然有心南下攻宋,但卻沒有可用之人。
南宋剛立之時,政局不穩(wěn),便利用義軍抗金,賦予“忠義軍”的稱號,但政局稍穩(wěn),便騰出手來對付義軍,這也是宋政權的傳統(tǒng)政策。當時在山東一帶的義軍除楊妙真外,還有夏全領導的一支。南宋政府的地方領導--淮東制置使劉 為了對付“忠義軍”,使出了所謂“以敵制敵”的毒計。當時李全帶領忠義軍的精銳遭遇新興的蒙古軍,被圍困在青州。劉 派人去游說夏全說:“現(xiàn)在楊妙真正處在危急之中,她的丈夫李全在青州被蒙古鐵騎包圍,朝廷正準備對她用兵,消滅她只是早晚的事情,希望你能夠參與其事,朝廷自然有賞。”夏全答應,欣然率軍徑入楚州。而女中豪杰楊妙真的應對頗有外交官的風范。她先派人前往楚州城外的夏全軍營,轉(zhuǎn)達口信:“狐死兔泣,李氏滅,將軍寧獨存?愿將軍垂盼!”見到了夏全之后,楊妙真更“盛飾出迎”,對夏全百般逢迎,最終換來了夏全的倒戈一擊,不僅驅(qū)逐了劉 ,更將南宋政府的鎮(zhèn)江軍打得一敗涂地。楊妙真的真實年齡雖然無從考證,但當時應該至少也是“奔四”的年紀,還能施展這樣的“美人計”,實在令人佩服。
“和宋滅金”戰(zhàn)略首次提出是在鐵木真的遺囑之中。面對金帝國依托黃河和潼關所構筑的防線,鐵木真在臨死前指示自己的子嗣:“金帝國的精銳部隊集結于潼關一線,在他們的主場我們討不到什么便宜,不如向南宋政府借道。南宋和金帝國是世仇,一定會答應我們的。我們的部隊從側(cè)翼迂回過去,直接威脅金帝國的首都,一定可以將他們的主力吸引過來,當對方千里赴援,人馬疲敝……呵呵,你懂的?!?/p>
不過在蒙古帝國的繼承者窩闊臺看來,自己的鐵騎在哪里都是主場。何況蒙古早已與南宋交惡--在滅亡西夏和進攻金帝國陜西一線時,蒙軍順手在南宋境內(nèi)大肆劫掠,釀成了震驚南宋朝野的“丁亥之變”。南宋有大臣甚至提出了“存金以藩韃”的聯(lián)金抗蒙戰(zhàn)略?;礀|戰(zhàn)線上的趙范、趙葵兄弟就與金帝國野戰(zhàn)軍達成了攻守同盟。因此窩闊臺并沒有遵照鐵木真的意思,依舊向潼關一線發(fā)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