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有八疊[1]大小,從兩扇面朝東方、洋味十足的玻璃窗到對面貼著紙樣的墻壁,陽光灑落了一地。袖浦館這棟宿舍,聽說是以中國學生為對象建造的,但直到最近住的都是兩位印度學生,他們常常坐在藤制長椅上閑混度日。初建時鋪著廉價地毯的地板,如今已改鋪榻榻米。不過,那張紀念性的長椅仍然被放在南方的窗口下。
一張大桌子的桌腳像被切掉似的,毫不造作地放置在東側兩扇窗口間的墻邊,但與墻壁還有些間隔。怎么不擺在窗口前呢?房間的主人曾被朋友如此詢問。他這么回答:若掛了窗簾陽光透不進來,不掛窗簾又刺眼得很。有一次,女傭看見房間的主人用白色棉質窗簾擦拭自己濕漉漉的手,便向房東打小報告。但是聽說房東登門剛要抱怨時,卻被他訓斥:“反正這窗簾也該洗了嘛!”房東自己倒被教訓得不好意思。這個房間的主人便是大石狷太郎。
大石剛洗完臉回來,盤起腿坐在印花布坐墊上,將燒得小茶壺熱氣直冒的火盆拉到跟前,余煙裊裊。此時女傭端來早膳,早膳的湯碗旁擺著一張名片,大石拿起來讀著上面的名字,一言不發(fā)地看著女傭。女傭道:
“我告訴他您正在用早膳,他說他可以等一等,現(xiàn)在正在樓下候著?!?/p>
大石沉默地點了點頭開始用餐,邊吃邊攤開坐墊旁的《東京日報》,閱讀其中的小說版,那是自己寫的文章,大石趁出門之前自行校對,也只有這一部分會一字不漏地讀著,十分迅速。之后,他眼睛掃過自己負責的附錄部分。附錄埋設于文學版中,記者不出四五人。大石所寫的只是對兩三位被稱為一流作家的評論而已,幾乎完全不用插手其他的事,因為他本身就是那兩三位佼佼者之一。用完早膳,女傭一手端著餐盤,一手拿著茶壺,起身詢問道:
“是否要我請那位客人上來?”
“嗯,上來也好?!?/p>
[1] 日本計算房屋面積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