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孩子的任性行為要冷落
也許很多家長都有故意去冷落過孩子,特別是在孩子耍小性子的時候,只是一些家長的心太軟,或是在公共場合,孩子的哭鬧讓家長覺得很難堪,所以很多時候勝利的便是孩子。于是一次又一次,孩子重復(fù)地耍著小性子,提出各種要求:買玩具、買零食、買衣服……而每一次他都勝利而歸,于是孩子越來越刁蠻,要什么就得給什么,不給就哭鬧不止……
同事家5歲的小紅,跟媽媽到商店去買東西,看到玩具槍就不走了,非讓媽媽給買。媽媽說咱家已有好幾支了,不能再買了。小紅說什么也不依,坐在地上不起來,媽媽生氣打了她一巴掌,她躺在地上打滾。最后,家長還是妥協(xié)了,說:“這孩子天生的這么擰,沒治了。”
任性是小孩子常見的刁蠻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通常表現(xiàn)為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給什么,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想怎么干就得怎么干,一旦其需要得不到滿足,就耍脾氣、使性子。
任性的孩子的表現(xiàn)是對家長的正確勸告故意不聽,稍不如意就犯擰,擰勁一起來,家長怎么說也不行。任性的孩子總愛以“不吃飯”、“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等為手段要挾家長,一旦他們以“勝利”告終,就會變得越來越任性。
任性是不良的性格特征,有這種特征的孩子都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需要和意愿,他們長大后往往不能適應(yīng)社會,難以獨立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容易遇到挫折和障礙。案例中的那個女孩,就是過于任性導(dǎo)致的惡果。
3.家長之間在對待孩子態(tài)度上要一致
在家庭里,有父母,可能還有祖父母,無論是父母之間,還是父母與祖父母之間,在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上,要保持一致,千萬不能一個要管教孩子,另一個又千方百計地護著孩子。
有個小丫頭,爸爸和媽媽出于工作的關(guān)系,大部分時間把女兒放在爺爺奶奶家。1歲多的時候,孩子很淘氣,爸爸對爺爺說:“不要什么事都依著她,別慣壞了?!睜敔斅牶蠛茏孕诺卣f:“不用擔(dān)心,孩子兩歲就好了?!钡鹊絻蓺q了,孩子依然是淘氣任性。媽媽對爺爺說:“這樣下去可不行,該管管她了。”爺爺聽后笑了笑說:“孩子現(xiàn)在還不懂事呢,3歲就好了?!?
孩子到3歲了,越發(fā)的任性,爸爸對爺爺說:“不能再慣她了,這樣大了就不好管了?!睜敔斅牶蠛車?yán)肅地說:“你小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等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比缃窈⒆?歲了,成了刁蠻的小公主,全家人都拿她沒辦法。爺爺對這個寶貝孫女,有時候也很頭疼,就對兒子和兒媳說:“孩子這樣,你們要管管啊?!边@對父母啞口無言,兩眼看天。
家里有老人時,更應(yīng)做好協(xié)調(diào)工作,因為老人總是心太軟,大多數(shù)老人都在扮演著溺愛孩子的角色。即便家庭成員在如何對待孩子刁蠻行為的處理上有分歧,也要私下里協(xié)調(diào),而不應(yīng)該當(dāng)著孩子的面就表現(xiàn)出來,否則孩子就會覺得有靠山,有保護傘,繼續(xù)其不良行為。很多孩子的不良行為都是家庭成員縱容的結(jié)果。
《》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