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被快樂的王昭君(2)

我的最后一張底牌 作者:胡展奮


路途的艱辛本可想象。她要跨越的大漠,橫亙在我國內(nèi)蒙古和蒙古國之間,南北縱深約五百華里,東西寬近千華里。自古以來,山西、河北的商人去蒙古做生意,先一路跋涉到內(nèi)蒙包頭市附近的“賽汗塔拉”住下,備足糧、水、草料,等到天氣晴好,再鼓勇北上。順利時需一個月,才能穿越這片大漠。如遇到連續(xù)肆虐的沙漠風暴,就可能被大漠吞噬。

千嬌百媚的王昭君即令沒有被沙暴吞沒,滿頭滿臉的細沙也將使她非常沮喪,洗澡是不可能的,洗臉也勉強,珍貴的水首先用于飲用。

更令她痛苦的是,雙方在文化上沖撞太大,老單于死后,小單于要娶母為妻,這在昭君是萬難接受的,于是“上書求歸,成帝飭令從胡俗,遂復(fù)位后單于閼氏”。可見王昭君在老單于死后,曾經(jīng)要求回國,但因為“大義”的需要而被令“從胡俗”,嫁給“兒子”,只活了三十三歲,她的詩歌最能說明她的心情:“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路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千年以下,我們即令不去譴責漢庭的冷血,要說心情,我輩只有到實地體察,才能感受一個孤懸塞外的少女的凄涼、無助和絕望,近人曹禺有劇作《王昭君》,描寫她出塞和親,內(nèi)心不但沒有任何痛苦,而且興高采烈,壯志遏云,好像肩負“誓讓塞北變江南”的重任似的,那么悠閑地欣賞“草原之夜”,那么輕而易舉地“弓馬嫻熟”,那么津津有味地品嘗加了鹽粒的漠南奶茶,那樣的昭君,不但現(xiàn)在看來實在是太“政委”,而且也把曹禺給徹底毀了。

和親無奈但又必要;但即令促進了“民族和睦”也請不要造假,你不能賣掉了一個人還死死摁住她“快樂”,歷史沒有這樣的玩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