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教育兒子,音樂并非是人生中唯一關心的問題,也要注意健康和幸福,因為他就跟別的孩子一樣,永遠停不下來。
在臺上演奏,他是個神童,聽眾是以他的演奏去贊賞他。但他有人性的一面,有個人的一面,跟其他同年紀的兒童在許多方面都相差不大。他一樣喜歡冒險,但不同的是他不許參加任何可能使雙手受傷的活動。
十二歲大的孩子都喜歡日上三竿才起床;做母親的都太明白這一點了。友友也不例外。明知不會成功,雅文還是試試叫友友起床:“友友,醒來吧,六點了?!?/p>
“唔……好,媽媽!”
十五分鐘過去了,友友還是賴在床上。
這一次,雅文把他從睡夢中搖醒了。
“好了,媽媽。我一分鐘內(nèi)就起床?!钡拇蔡T人了,實在難舍,友友把頭往枕頭下面再埋深一點。
孩子再沒動靜的話,雅文就會走進他房里,把被褥拋在一旁。
這個方法,百試不爽。
早飯前的半小時,友友必定練琴,媽媽就準備點友友喜歡在大清早吃的烤面包片、薄煎餅,或者是中國早點。跟著他就上學去,這是友友念完了法文學校之后念的學校。
下午下課以后,雅文一般都給他點心和飲料,而他特別喜歡喝的就是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冰凍葡萄汁。跟著是一小時練習大提琴,兩小時左右做功課,或者是用中文寫日記。七時吃晚飯。
友友晚飯后的消遣是看半小時電視:最喜歡的節(jié)目是〈草原上的小屋〉和〈丹尼爾·布恩〉。
每當友友做了錯事,父親通常除了打屁股(bonne fessée)之外,就是以不準看電視作為處罰的手段。
電視機放在飯廳里,馬博士吃飯時的位置是對著電視機,背著廚房的門,而友友被罰的時候就是站在廚房的門口。不過友友總可以避過處罰,方法是確保門是微微打開的,讓自己可以透過縫隙偷偷地看電視。
雅文早已留意到了友友發(fā)明的方法,不過從來沒有讓丈夫知道,只希望他不會轉(zhuǎn)過身來看到了就好了。
晚上余下的時間是用來做作業(yè)、溫習功課準備測驗,或者多練點琴,九點半到十點左右就上床睡覺。十二歲的時候,友友可以遲睡一個小時,到十一點才上床。對友友來說,當他只有兩個星期去記一首奏鳴曲的時候,通常會利用這額外的時間去集中練琴。
馬家住在東九十四街一座大廈里五樓的一所公寓。馬博士教琴的地方是在三樓。友友晚上在這個地方練琴,父親有時候就睡在隔壁房間。
孝駿在半睡半醒之中聽兒子練琴,一聽到他拉錯了音,就會叫他重復又重復地練習,直到完全準確為止。為了避免父親批評,友友拉得很輕很輕,不想吵醒他。雅文話中有話地維護友友說:“這就是為什么友友在‘非常輕音’的地方拉得這么好?!?/p>
為了給孩子多點新鮮空氣和運動,她習慣帶他們到中央公園,友友在那里的草地上蹦蹦跳跳,爬大石。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雅文正坐在長凳上和友乘聊天,友友就在離她不遠的一些大石后面玩。突然間,雅文看見火苗冒出來。
“啊,mon Dieu——我的天?。 业挠延言谀莾?。”她心也亂了,立刻跑到出事地點。友友在那里一點也沒有受傷,靜靜地看著火在輕風的吹拂下燒開去。雅文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正想要大聲叫人幫忙的時候,有三個年輕的小伙子趕到來,把火弄熄了,令她松了一口氣。
心情平復下來之后,雅文問友友說:“這個火是不是你弄燃的?”她記起兒子有個同學,以前曾經(jīng)隨口提過友友口袋里有火柴。
友友答得很直截了當?!皨?,我燒干草不過是鬧著玩。我沒想到這么危險。我看到著了火,不知怎樣弄熄它。等到火開始燒開去,我害怕起來了?!?/p>
“友友,”母親警告他說:“你知道我一定要告訴你爸爸?!?/p>
友友嚇得渾身發(fā)抖。他知道自己應該受罰,但仍然……“媽,求求你,”友友懇求說: “求求你不要告訴爸爸。”
雅文一方面覺得處事要公正,但另一方面維護孩子也是母親的天性,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她用嚴厲的眼光看著友友。
“如果此事我不告訴你爸爸,我怎么知道你將來不會再犯?”
“媽媽,我向你保證,我向你保證,我以后再也不會做這些事了?!彼p聲顫抖地說,柔順得像只小羔羊。
她心軟了,不過還是加了一句:“你千萬不可再犯了,不然的話,我只好告訴你爸爸,不單單是這件事,還有你其他我以前還沒有跟他講的錯事?!?/p>
“呀,媽媽,謝謝你,謝謝你。”友友遵守了諾言,而他爸爸也從來不知道中央公園那塊大石背后,究竟發(fā)生過什么事情。
“可憐的爸爸,”雅文告訴當時已經(jīng)跟她很熟悉的拉洛兩夫婦說:“他從來沒有發(fā)覺這件事情,我也不忍心告訴他。孩子做錯事,他就會很生氣?!比缓笏龓c正經(jīng)的口氣說:“這就是為什么我的頭發(fā)白得比丈夫快得多?!?/p>
雅文頭發(fā)雖然有點白,但看起來年紀沒有那么大,說話的時候,聲音里總帶著一種年輕人的素質(zhì)。
“男孩子終歸是男孩子,友友總是貪玩。我們不讓孩子廣交朋友,或者在外面參加太多的活動。友友和友乘沒時間去做這些。在美國,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學校活動、舞會、花很多時間在電話上聊天,參加體育運動更不要說。我的孩子很少有空閑的時間。學校里的功課、上音樂課、學習中文、法文已忙得他們團團轉(zhuǎn)?!备?,雅文用一種帶有哲學味道的口氣說:“我想天下父母都是按自己的概念去塑造兒女。這是好還是壞?誰能講哩。也許做父母的跟時代脫了節(jié),但長遠來說,好的實在的價值是適合所有時代的。父母只能憑良心,用他們認為是最好的方法去教育兒女。作為兒子,友友明白我們的方法,也知道我們想要得到些什么,而他自己也贊成這樣做。不過,當他長大一點的時候,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