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威廉斯為《星際大戰(zhàn)》創(chuàng)作的配樂,清一色采用交響樂,譜出的曲子也非常棒,我認為這是可以提高電影格調(diào)的好音樂。
這部電影的配樂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在于利用音樂清楚區(qū)分不同的角色。黑武士出場時,必定會播放音色低沉的黑武士主題曲;絕地武士活躍的場景出現(xiàn)時,就會伴隨著絕地武士的主題曲。只要一聽到音樂,立刻就能分辨出這場戲的主角是誰。
這種依照人物角色搭配音樂的方式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好萊塢的娛樂大片中,尤其是在動作片,或大量運用動畫構成的電影里,都能看到這樣的配樂風格。也因為如此,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配樂,而且音樂的結構單純明快。好萊塢的電影將市場鎖定在全球,簡單易懂是制作電影的重要元素。但是,這種方式往往讓觀眾的想象空間受到限制。
這樣的配樂方式對電影本身有些過度說明。我一不小心就會說出這種話,實在是很糟糕。我過去也曾說過:“好萊塢式的做法太過單純,我并不喜歡?!睂е挛襾G掉好幾部好萊塢電影的配樂工作。雖然,我得注意一下自己的發(fā)言,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歐洲的電影里,看不到這樣的做法。就算是在好萊塢,制作主題嚴肅的電影時,也不會采用這種配樂方式。有時視情況所需,我也會依人物角色量身訂制配樂。例如,配制香港電影《情癲大圣》( 劉鎮(zhèn)偉導演,2005 年上映)時,由于這是一部改編自《西游記》的娛樂片,片中又大量運用計算機繪圖( computer graphic )特效,宛如好萊塢電影的亞洲版,因此我特別為人物角色量身訂做配樂。而且,這部影片明顯以“愛”作為全片主題,所以我將整部電影的音樂設計成愛情故事的感覺。
制作配樂時,我還是希望將焦點放在全片的主題, 也就是導演想通過整部電影所傳達的東西。
電影是層層交織而成的作品,這點不需要我再多說。假設導演想傳達的主題是“ 人生無?!?,則主題曲要能呈現(xiàn)這份“無常感”,然后再以能感受到主題的場景為中心,將主題曲的音樂變化搭配。我希望配樂作品是這種以導演的角度構思而成的作品。
劇本的內(nèi)容通常都是圍繞著主角而寫出來的,所以主角出場的部分往往會與主題曲出現(xiàn)的地方重疊。雖然有重疊,但兩者之間絕不能畫上等號。因此,在討論配樂時,導演曾對我這么說過:
“這個地方要配上主題曲,對吧?可是這一幕主角并沒有出現(xiàn)……”
“ 嗯,因為這首音樂并不是主角的配樂?!?/p>
主角的主題曲不見得就會成為整部片的主題曲。就我個人的立場而言,我比較能夠認同這種配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