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電報教父盛宣懷(3)

觸電的帝國:電報與中國近代史 作者:馬伯庸


對此金玉良言,李鴻章深以為然,大悅之下,當即便欲按照輪船招商的成例,責成盛宣懷督辦電報事業(yè)。殊不知,這一席對話,卻引出了盛宣懷和胡雪巖兩位官商界大佬的世紀華麗對決。

說起盛宣懷和胡雪巖,實在也是宿命中的對手。這兩位都是紅頂商人,以官員之身擔任企業(yè)老板,一腳踏在政壇,一腳踏在商界,又都對洋務和實業(yè)感興趣。胡雪巖背后站的是以左宗棠為代表的楚軍勢力,盛宣懷依靠的卻是李鴻章-淮軍-北洋這三位一體的參天大樹。在當時慈禧太后挑動地方督撫互相傾軋,以維持地方勢力微妙平衡的大政治背景下,盛、胡兩個人既是政敵,又是商業(yè)競爭者,簡直就是天生的冤家對頭了。

盛、胡二人,一個被稱為“商父”,一個被稱為“商圣”,在性格上,兩個人也正好是相映成趣。盛宣懷生平不茍言笑,嚴肅深沉;胡雪巖卻是為人溫和,善于傾聽。平常我們說“瑜亮之爭”,這兩位之間的關系還真是與周瑜和諸葛亮差相仿佛。只可惜,胡雪巖雖然比盛宣懷年長二十多歲,扮演的卻是周瑜的角色。

這兩位中國商業(yè)巨子的斗法以爭設國內首條電報線路為發(fā)端,錯綜復雜,精彩好看,延續(xù)數(shù)年后,以胡雪巖的敗亡而告終。電報在這出好戲當中,恰恰扮演了最為重要的角色。

就在盛宣懷為李鴻章暗暗籌劃,意圖建立電報線路的時候,胡雪巖也向左宗棠提出了極其相似的提案。

李鴻章和左宗棠,都是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以軍功起家,是清末繼曾國藩之后最著名的大臣。他們的意見,甚至可以影響到清廷中樞的具體決策,可謂是地方督撫大員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但在政見上,李鴻章主和,左宗棠主戰(zhàn),再加上慈禧似有意若無意地搞政治平衡,故而兩個人并不相得。

當時胡雪巖探知盛宣懷的舉動后,抓住左宗棠正從軍機大臣、總理衙門行走轉任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的良好時機,向左提出應該搶先設立電報,壓一壓李鴻章的風頭,還進一步細說電報的政治、經(jīng)濟意義,認為如果開設電報,一定能形成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收新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