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jié) 起義早期的特點(4)

明末農民戰(zhàn)爭史 作者:顧誠


(42)同(40)。

(43)康熙二十年《米脂縣志》卷四,《田賦》。

(44)《綏寇紀略》卷九、《懷陵流寇始終錄》卷七,都說李自成生于萬歷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鹿樵紀聞》亦作是年八月;《明季北略》卷五《李自成起》條,記于同年五月。馮蘇《見聞隨筆》卷一,《李自成傳》作萬歷“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已刻”,比上述諸書提前了一年??嫡帐曜T吉璁重修《延綏鎮(zhèn)志》,記“萬歷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八月己巳之酉刻”自成出生。這些說法都沒有舉出原始材料作根據,僅錄以備考。

(45)崇禎十五年正月,明米脂縣知縣邊大綬寫的塘報稿中說:“賊(指李自成)祖海、父守忠,系本縣雙泉都二甲人”。見顧炎武:《明季實錄》??滴酢堆咏楁?zhèn)志》云,其母呂氏為懷遠堡人;《綏寇紀略》卷九、《見聞隨筆》卷一,謂其母為金氏。同書又說“自成于高(迎祥)為甥舅”,其母又當為高氏,恐不可信。

(46)有的史籍說,李自成的家庭本來比較富裕。如說他的祖父“世農自饒”(《平寇志》卷一),甚至還說他娶了一個妓女為妻(《綏寇紀略》卷九),后來因為李自成和侄兒李過荒嬉敗家,“盡亡其貲”,以致家道中落。這種說法很不可靠??滴趿辍蛾兾魍ㄖ尽肪砣?,《李自成傳》,說他“少孤貧,為驛卒”;費密《荒書》也說其“父為農,貧甚”。明末米脂縣知縣邊大綬,在崇禎十五年正月,掘毀李自成的祖父和父親的墳墓后,給陜西總督汪喬年的報告里描述的情況是:墓在荒山野岡之中,沒有墓碑,除了下葬時從土中挖出的一個黑碗以外,沒有任何殉葬品,足以證明自成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非常貧窮的。

(47)費密《荒書》記載,“自成產時,其父夢一黃衣人入其土窯,故小名黃娃子?!卑?,《米脂縣志》收錄當地土語稱幼兒為“娃”,費氏所記與當地風俗相合?!督椏芗o略》卷九,記自成小名為黃來兒?!睹骷緦嶄洝匪彰字h知縣邊大綬塘報稿中說:“闖賊李自成,幼曾為僧,俗名黃來僧”。又馮蘇《見聞隨筆》云:自成“小字磑生”;《鹿樵紀聞》卷下,《闖獻發(fā)難》條,記“李自成,初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p>

(48)前引邊大綬塘報稿中,記自成曾“為姬氏牧羊奴”,最可信。談遷《北游錄?紀聞上》,《惠世揚》條云:“李自成故牧卒,嘗給事世揚之門”;光緒《米脂縣志》卷十二,記自成“幼牧羊于邑大姓艾氏”;康熙《延綏鎮(zhèn)志》卷五之四說,“十余歲即與回回婆家收馬。喪父,為酒傭,日沈醉;主者遣之去,學鍛,又不成。為人耕田,常枕耒而臥,不事事?!?/p>

(49)見康熙十二年《延綏鎮(zhèn)志》卷五之四,《紀事志?僭國列傳》。馮蘇《見聞隨筆》說,自成“年二十余執(zhí)役銀川驛”。按,據康熙二十年《米脂縣志》等書,銀川驛當寫作圁川驛。圁川,又名圁水,即無定河,流經米脂縣境。

(50)參考清初當地志書和其他史籍,李自成初起事時,似乎并沒有攻下米脂縣城,縣尉墮馬而死也無從證明。鄭廉在崇禎十五年,曾經卷入同李自成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羅汝才部起義軍,有可能聽到一些起義軍首領人物的情況,但由于他在起義軍中時間短、地位低,所談細節(jié)不一定很準確。

(51)《平寇志》卷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