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秋天,純如通過了伊利諾伊大學實驗中學(Uni High,簡稱伊大附中)的入學考試,進入這里學習。學校隸屬于伊利諾伊大學教育系,是一所實驗中學。初中和高中被并成5年。這所學校規(guī)模不大,每年每個班只招收不到50個學生。但它相當有名——畢業(yè)生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1977年物理獎得主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W. Anderson)、1978年醫(yī)學獎得主漢米爾頓·史密斯(Hamilton O. Smith)和1981年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圖賓(James Tobin)]以及普利策獎得主,如專欄作家喬治·威爾(George Will)。
純如剛進伊大附中時非常開心,滿懷期待。但接下來的幾年,她的日子卻過得不怎么樣。后來,每當我們提起她在伊大附中的中學時代時,純如的情緒就會立時變壞。事實上,中學最初的一兩年幾乎是純如一生中最不開心的一段時光。我相信這和伊大附中本身無關,而只是純如生命中的必經階段。畢竟,中學時代對許多人來說都充滿煩惱,純如也不例外。
純如和她的一些小學同學一道進入伊大附中。她們彼此已經認識相當長時間,最終卻發(fā)生了一些摩擦。有一天,純如告訴我說,她的一個最好的朋友不再跟她說話了。純如說這個朋友凡事對她評頭品足,她實在受夠了。我試著安撫純如,充當她的回音板。我也試著給她建議。我告訴純如,她應該分析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捫心自問,有沒有冒犯到別人。我告訴她,應當通過自省來自我改進,與此同時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繼續(xù)前進。當純如再大一點的時候,她對我說,她認識的許多其他女孩和她一樣,在這個年齡階段很不開心。但最終,她們都克服了成長的煩惱。
純如與小學時代最好的朋友鬧崩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她變得更沉默了,完全沉入自己的世界。純如越發(fā)喜歡讀書。她經常跟我們說,在書本中可以找到自由。書成為一個幫她忘記煩惱和痛苦的最好所在。在書本和想象的世界中,純如找到了安慰和放松。書讓純如自由自在。
純如說起過她在伊大附中所享受的這種自由。伊利諾伊大學和伊大附中主校園附近的格林街上,有好幾家書店。純如最喜歡的一家名叫“百畝書田”(Acres of Books),是一家頗受歡迎的二手書店。只要花上25美分或40美分,就可以買到一本二手的世界文學名著。
純如小學畢業(yè)后,有一段很短的時間,她抱怨無法找到可看的好書。但這沒有持續(xù)多久。進入伊大附中后,純如很快便一頭扎進文學名著的世界。她又開始像一個書呆子那樣一本接一本地看書。房間里的書架很快就塞滿了從“百畝書田”書店或厄巴納公共圖書館及伊利諾伊大學圖書館舊書特賣會上買來的二手書。公共圖書館和伊大圖書館通常每年都會舉行一次舊書特賣會,將那些多余、破損或別人捐獻而來的書廉價賣出。如果用10美分就買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純如就會像在垃圾桶里揀到金幣一樣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