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博覽,廣收博取厚積薄發(fā)(2)

任憑風:且聽雨 作者:童小茜


很顯然,這兩首詩都是通過生動形象的舉例來講明道理。第一首詩以方塘作比喻,借以表達了一種微妙到難以言喻的讀書感受。池塘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云影,美麗至極,讓人心曠神怡。因為那池水在源頭處有活水注入,并不是一泓死水。正如《呂氏春秋·盡數(shù)》中所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同理,和一個人在讀書中不斷進取,博覽群書,時時讀日日讀,將原本不理解的問題搞通,將原本沒接觸過的新知識記住,從而夯實自己的基礎,開闊自己的眼界是一個道理。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厚積薄發(fā),從容不迫。這首詩所講述的哲理,其實也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大思想家的切身的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是針對讀書而言的,卻意味深長,內涵豐富,完全可以觸類旁通,涵蓋到世間萬事萬物。尤其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更是千古傳唱的佳句妙章,用水之所以清澈是因為在源頭處有活水日夜不停地注入的道理,來喻示人如果想要心靈澄明,作詩文時可以“一揮而就”、“七步成詩”,就必須博覽群書,時時補充新的知識。

第二首則是以泛舟為例,向讀者講述和讀書、學習有關的道理。詩里說到,以往舟大水淺的時候,纖夫們使出吃奶的勁兒去推船拉船,船也不怎么移動,只能是白費力氣??墒钱敶撼泵蜐q的時候,即使“艨艟巨艦”也如同羽毛般輕盈,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飄行在水流中。這與第一首詩中的道理頗為相似,也是說要有足夠的積累,才能“心隨意動”,行文作詩才不會受到拘束,才更有可能文思勃發(fā),靈感如泉涌。要知道,淺水是行不得大船的,深海里才是巨艦遨游的天堂。

書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只有發(fā)奮讀書、滿腹經(jīng)綸的人,才可以從這座寶庫中獲得真正的智慧,變得更加睿智,心胸更加寬廣,目光更加敏銳!在以后的人生中,才能作出好文、寫出好詩,才會在遇到危急之時,顯得從容不迫,舉重若輕。

如果不想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有所成就,就要不停讀書,不停地豐富自己的頭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