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糾錯以完善自身(2)

任憑風(fēng):且聽雨 作者:童小茜


詩里明寫是栽養(yǎng)花朵之不易,實則是在寫人之成長。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要努力糾正自身的錯誤,不斷地克服自己的缺點,加以自律,去拔除自己身上和心靈的雜草,才能培養(yǎng)出美好的品德,做一個大寫的人!

美是弱的,人的心靈也是弱的,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雜草借助于各種機(jī)會,滋長于人的心靈之上。那雜草可能是世俗功利之心,令人們好高騖遠(yuǎn)、唯利是圖、急功近利;或是空虛無聊、無所事事、低俗趣味、游手好閑、不思進(jìn)??;抑或是脾氣暴躁、心態(tài)失衡、心胸狹隘、肆意妄為……這些雜草,但凡是人,都不免會于心靈上長出一些來,不過這并不可怕,人孰無錯?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去自怨自艾或者自暴自棄,而是努力定期剪除心中的雜草,為心靈做一次透析,除盡心中的懶惰、貪婪、奢侈、功利,濾盡心中的嫉妒、猜疑、暴躁、兇戾。

《左傳》有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孔子也曾經(jīng)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彼幸粋€自我調(diào)整的好習(xí)慣:“吾日三省吾身也!”

唐代高僧、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宗漸悟禪的創(chuàng)始人神秀大師曾作過這樣一首佛偈:“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闭f的也是人要經(jīng)常反躬自省,清查自己的靈臺是否清明,要記得時時拂拭它。不讓塵埃落入心靈,心才能如明鏡,才能更好地修行,這與“吾日三省吾身”其實頗有相通之處,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歷代先賢圣人一次次地告訴我們:人生在世,難免犯錯。道德缺失、心靈偏差,時有發(fā)生并不可怕。只要依著圣人告訴我們的常常自省,努力改正自身的錯誤,堅守節(jié)操和原則,能夠及時地剪除心靈的雜草,那便足矣。

既然身而為人,就該學(xué)會糾錯,進(jìn)而善于糾錯,勇于糾錯。既不為之前的錯誤所打擊,心灰意懶,自暴自棄,更不能抱著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去對待錯誤,而是當(dāng)如詩中所說“剪伐須勤力”;也不能直接忽略掉錯誤,無視錯誤,自大猖狂,認(rèn)為犯了錯誤也沒什么,不認(rèn)真去總結(jié)教訓(xùn),汲取經(jīng)驗,這樣勢必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同樣的錯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