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啟鈐與雍劍秋:交通系大佬與軍火販子(4)

史客:1201-一脈 作者:薩蘇


上海慈善團北上京師后,明著經(jīng)手兩事:放賑難民,掩埋死人,暗地里卻想接近聯(lián)軍,替李鴻章打探消息。當(dāng)時聯(lián)軍紀(jì)律極壞,任意焚掠屠殺。據(jù)港臺近代史教科書記載,其中“尤以俄、德兩國軍隊及英國的印度兵最為殘暴”,連那些沒有來得及西逃的旗籍王公大臣,亦不得不充當(dāng)洋兵的賤役,這些滿清權(quán)貴自然也寄望于慈善團能與列強說上話,好改善境遇。因此,慈善團的中外溝通任務(wù)極重。

雍劍秋由于能說英德語,一時間成了在京王公大臣的外交大員。雍劍秋兩面周旋,最后說動了聯(lián)軍統(tǒng)帥德國人瓦德西。瓦德西答應(yīng)不再擾民,居然給了他一個手令,于是王公大臣們紛紛懇求他保護。據(jù)其子雍鼎臣回憶,在雍劍秋的交涉下,一次京師滿族官員約百人擬將家眷送往天津,瓦德西竟備專車一列,并派內(nèi)含騎兵的洋兵一隊護送到津。途中護送洋兵欲行非禮,隨車的雍劍秋出示瓦德西手令,便把事擺平了。最后一車官眷平安抵津。

此后,雍劍秋日益見信于滿清權(quán)貴,并與各國公使和外國軍官們搭上了關(guān)系,為他后來充當(dāng)買辦建立了廣泛的人脈。

19018月議和前后,雍劍秋還結(jié)識了一個重要人物——山西巡撫丁寶銓,由此開始了他的買辦生涯。

山西在晚清時期便以煤炭資源豐富而招來了外國資本。當(dāng)時英國人辦了一個采煤公司,計劃用機器大量開采煤礦。不想遭到山西地方反對,當(dāng)時眾多的小煤窯主們用土法采煤,效率低下,聽說這個洋鬼子開辦機器采煤公司,自然不答應(yīng),工人們也害怕斷了活路。于是窯主和工人便聯(lián)合跑到英資公司找英國人拼命,地方官勸阻也毫無作用。英國人地方上沒靠山,于是便直接壓迫清政府,勒令山西巡撫進行鎮(zhèn)壓,保護英人開礦。時為山西巡撫的丁寶銓,害怕激起民變,左右為難之際便想起了雍劍秋。雍劍秋接信后,立刻從天津趕來幫忙。恰巧這位英國鬼子是他庚子年間在京師認識的老熟人,兩下一說合,英國人見山西民風(fēng)強悍,不好硬來,便賣給雍劍秋一個順?biāo)饲?,同意山西地方政府收購自己公司的計劃,底價五萬大洋。雍劍秋轉(zhuǎn)過身將英國人的意見告知丁寶銓,但卻隱瞞了報價。丁巡撫毫不知情,又急于了事,一伸手便代表山西百姓慷了一回慨說:“十至二十萬銀子本巡撫還是花得起的,也是值得花的。”結(jié)果,雍劍秋便報價十萬,中間差價五萬大洋便被他賺到了腰包。

丁巡撫吃了大虧,還以為欠雍人情,居然與雍換帖結(jié)為異姓兄弟。這還不算,雍劍秋歸津后,丁竟派文案崔廷獻親往天津向雍致謝!謝禮為大洋五千兩,鹿茸十付,熊掌十付,虎皮兩張,金錢豹皮八張,狼皮褥十張,金酒杯十個,外加古瓶兩個,一個是明趄宣德瓷器,一個是乾隆官窯出品。這些禮物并非丁的東西,而是山西地方那些小煤窯主湊錢置辦托丁帶去的。

一石三鳥,足見雍劍秋的掮客手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