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血的王道(1)

一言難盡:隋唐五代歷史現(xiàn)場 作者:楊子家


隋文帝楊堅由外戚而得天下,因此特別注意壓制功勛貴族;到了隋煬帝楊廣之時,更是變本加厲--父子兩個齊心協(xié)力將開國功臣誅戮殆盡。(新唐書·卷一本紀第一)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東突厥始畢可汗野心勃勃染指中原,頻繁有所動作。當時華北幾個割據(jù)勢力基本都臣服于東突厥。劉武周被東突厥封為“定楊可汗”,自覺得意,遂自立為“定楊皇帝”。后世常罵石敬瑭為“兒皇帝”,其實始作俑者是劉武周。梁師都、郭子和等人也被誥授,只是沒有稱帝,比劉武周臉皮略薄一點而已。就連李淵這樣一等一的貴族,起兵太原之時也曾派遣劉文靜向東突厥示好,承諾事成之后,“人眾土地入唐公,財帛金寶入突厥。征發(fā)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舊唐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七)

大業(yè)十二年(公元616年),李淵擔任太原留守。李淵見隋煬帝無道,天下大亂,于是派遣嫡長子李建成“于河東潛結(jié)英俊”,派遣嫡次子李世民“于晉陽密招豪友”。大業(yè)十三年(公元617年),九州大地烽煙四起,隋朝統(tǒng)治即將崩潰。李淵此時有兵有糧,再加上天高皇帝遠,逐漸也有了想法。不久之后,李淵在李世民、劉文靜、裴寂一干人的攛掇下,決定正式起兵反隋。李淵從太原發(fā)兵,一路長驅(qū)直入攻陷長安,占據(jù)了肥沃的關(guān)中平原。李淵入長安后,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之后就是常見的套路了,李淵把楊堅對北周靜帝干過的事兒重復了一遍,自立為皇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長安。(新唐書·卷一本紀第一)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與劉黑闥在洺河展開了一場決戰(zhàn),史稱之為“洺水之戰(zhàn)”。此戰(zhàn)兇險異常,雙方相持了六十多天,劉黑闥糧盡,被迫渡過洺河攻擊李世民。李世民以精銳騎兵沖擊,并掘開洺河倒灌劉黑闥,致使劉黑闥全軍覆沒。劉黑闥逃脫性命后重整旗鼓,振臂一呼再次起兵,旬日間,盡復故地。李淵派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再征劉黑闥,雙方相持良久,劉黑闥軍中糧盡,人心渙散,他見形勢不妙,只好連夜逃亡。(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唐紀六)

楊廣是以“戰(zhàn)功”立足朝野的,李世民也是如此。在唐朝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薛舉父子、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這些梟雄都敗在了李世民的手下。可以說,唐朝能夠統(tǒng)一全國,李世民居功至偉。由于這樣的大功,李淵特許嫡次子李世民開府建牙,掌握關(guān)東平原的文武大權(quán)。李世民迅速建立了一個私人化的政治軍事集團--天策府,變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小朝廷。天策府名臣大將云集,許多都是罕見的人才:文臣有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薛收死后,劉孝孫補入)、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十八人,號稱“十八學士”;武將有李靖、李、尉遲敬德、侯君集、秦瓊、程知節(jié)(程咬金)、長孫無忌、段志玄、張公謹?shù)热?。李唐宗室中兩個掌握實權(quán)的人物李神通、李孝恭也與李世民交好,天策府集團的人才可謂是濟濟一堂。(舊唐書·卷二本紀第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