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解釋現(xiàn)實的這些基本思想是不完善的,那么將所有的智慧和科技都應用于這些錯誤想法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答案。無論這些理論在這一個世紀有多值得我們學習,無論它們能出多少萬本教科書,無論有多少人畢生致力于研究這些理論,也無論我們投入了多少資金生產(chǎn)最復雜的儀器來測試它們,如果這些理論背后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那么繼續(xù)沿著這條錯誤的道路往下走就永遠都不可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這成了世界各地召開的學術討論會和科學會議上的攔路虎:科學的方向是否正確?關于我們與世界的關系,我們的思考方式是否正確,所問的問題是否合理?
物理學家詹姆斯·勒法努(James Le Fanu)在2010年《展望》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名為“科學進入了死胡同”的文章中列舉了新科學遭受質(zhì)疑的兩個例子,并提出了一個比“科學的方向是否正確”更為深刻的問題。勒法努大膽地提出了其他科學家只是影射或只敢悄悄說的問題:科學是否已經(jīng)沒有出路?
勒法努給出了如下解釋:
當宇宙學家能肯定地推斷出宇宙誕生時最初幾秒發(fā)生的事,當?shù)刭|(zhì)學家對大陸移動的測定可以精確到厘米時,令人不可思議的卻是,基因學家無法告知我們?nèi)祟悶楹闻c果蠅如此不同,神經(jīng)系統(tǒng)學家也無法解釋人類為什么能夠記住電話號碼。
勒法努是正確的。他關于人類和果蠅的例子最能說明這一問題。
2001年在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后,科學家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人類的基因圖譜比預想的要小75%左右。這一結果與之前的預計差異懸殊—大約7.5萬個基因“消失了”—但科學家們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在這一項目之前,科學家們一直認為人類的基因和蛋白質(zhì)是一一對應的。換句話說,人體內(nèi)的每個蛋白質(zhì)都來自于相應的基因,基因指揮細胞內(nèi)那個特定蛋白質(zhì)的合成。
在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后,很顯然過去的這種想法似乎是有些偏離的,它是錯誤的!這一錯誤源于20世紀中期科學家們提出的關于蛋白質(zhì)和基因一一對應的錯誤想法,并在此之上建立了一整套思想體系。最終,科學家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人類與更為簡單的生命形式之間的基因差異如此之小,如勒法努提到的果蠅或更為常見的田鼠,那么他們在人類獨特性的觀點上也是錯誤的。
領導基因繪圖團隊的一家公司的總裁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他說:“人類只有300個基因是老鼠所沒有的?!备鶕?jù)他的團隊進一步調(diào)查得出的結果,文特爾說:“這告訴我,基因根本無法解釋人類的獨特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