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四,我去了第二大道,參加“今天就戒”組織的活動。發(fā)言人是個禿頭,來自皇后區(qū)的里奇伍德地區(qū)。他三十年來一直做出納,從沒換過工作。一直住在他從小長大的房子里,從沒搬過家,而且他家離上班的地方只有三個街區(qū)。那房子夠兩個家庭住,在他結(jié)婚前,樓上的房子一直出租,直到他婚后和太太搬進去住。
“隔壁的姑娘,”格雷格小聲說,“不然他還能娶誰?”
這故事比我在匿名戒酒協(xié)會聽到的任何一個故事都乏味,而且他說話是一種毫無生氣的平調(diào)。他父親死了,幾年以后母親死了,他、太太以及唯一的孩子搬到了一樓,二樓就租給了一對年輕的夫婦。
“生活這么豐富多彩,”格雷格小聲說,“他為什么還要喝酒呢?”
等他開始去醫(yī)院和勒戒所,故事才變得稍微有意思一點兒,當然也許當時他很痛苦。他下班要路過一個酒吧,于是養(yǎng)成了每天進去喝杯啤酒的習慣,有時候喝兩杯。有時候晚上還去那里看大屏幕電視上的體育比賽,當然一邊看一邊喝點兒啤酒,一個晚上大概一兩杯吧。他沒有醉倒過,也沒有暈厥,偶爾有些宿醉,頂多也就是口干加上輕微的頭疼,只要一大杯水加一片阿司匹林就沒事了。
他的酗酒史就這么緩慢地發(fā)展著,慢得令人心焦,可除了大把的時間他還有什么?銀行裁員了,他太太讓他搬出去住,以至于到了他覺得每天都糟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有一家勒戒所的心理咨詢師找到他,讓他參加一個門診計劃。他參加了很多場聚會,漸漸地總算開始明白了?,F(xiàn)在他和太太復合了,銀行也讓他回去上班了。
“匿名戒酒會的成功案例啊,”格雷格說,掌聲漸漸平息下來,“可惜彌爾頓已經(jīng)用過這題目了?!?/p>
“彌爾頓?”
“《失樂園》和《復樂園》啊。你知道薩繆爾·約翰遜怎么評價《失樂園》嗎?”
“你倒說說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