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戰(zhàn)機開始對利比亞軍事目標開火后,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發(fā)表電視講話表達了對利比亞局勢的擔憂,以及對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對利比亞發(fā)動軍事行動的不滿。他說:“已經開始的對利比亞的軍事入侵令人遺憾。這將會帶來更多的傷亡,更多的戰(zhàn)爭。美國和歐盟的舉動是不負責任的?!?/p>
查韋斯還指責美國和他的盟友們是想要利比亞的石油,并強烈要求美國和歐盟停止軍事行動。他說,他們的行動是對一個國家的軍事干預,他們已經踐踏了國際法。他呼吁各方實現真正的?;?,在北非和全世界走和平解決爭端的道路,并停止軍事干涉其他國家政權的做法。
3月23日,在利比亞貝尼沃利德,卡扎菲的支持者們參加示威游行。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當地時間23日晚遭到西方戰(zhàn)機襲擊,導致大量平民傷亡。阿爾及利亞、加納、意大利等國呼吁和平解決利比亞危機。
原本是利比亞國內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別之間的爭斗而引發(fā)的國內戰(zhàn)爭,后來由于西方國家的介入發(fā)展為西方國家與中東、北非的國際戰(zhàn)爭。利比亞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由于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以及受到近來席卷中東地區(qū)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利比亞戰(zhàn)爭,是繼20世紀90年代的科索沃戰(zhàn)爭,21世紀的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后,西方國家為首的軍事聯盟第四次對主權國家發(fā)動大規(guī)模軍事打擊。
法國在3月10日率先承認了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成立的臨時政府的合法性,政府成員還得到了法國總統薩科齊在總統府的高規(guī)格接待。在法國的游說影響下包括美國在內的五十多個國家也陸續(xù)公開給予承認。
緊接著,由美國、北約成員國、歐洲聯盟和阿拉伯聯盟組成的“利比亞聯絡小組”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開會后發(fā)表聲明說:“卡扎菲政權在利比亞已不具合法權利。”該聲明稱:“卡扎菲和他的一些家人也必須離開利比亞?!?/p>
多國在外交上承認“全國過渡委員會”,意味著美國將把卡扎菲政權在美國的銀行被凍結的超過300億美元的資產的一部分,用于資助革命軍。
這場持續(xù)近半年之久的戰(zhàn)爭進入8月,正當卡扎菲政府和反對派僵持不下之時,突然發(fā)生逆轉,國際上多個國家一反常態(tài),紛紛站到了利比亞反政府武裝這邊,支持美、英、法等國推翻卡扎菲政權。
8月12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簽署總統令,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全面禁止與利比亞的空中交通,并凍結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親屬及親信的資產。
根據俄總統令,除以人道主義救援為目的和緊急迫降的飛機外,禁止外國飛機通過俄羅斯領空飛往利比亞,也禁止在利比亞注冊或屬于利比亞公民的飛機使用俄羅斯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