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封信 關于責任的問答(2)

陽光下的成長對話 作者:張向葵


責任是父母與自己骨血的生命約定,是父母出自天然的付出。您是否想到,如同蝴蝶振翅牽動的是整個環(huán)境的系統(tǒng)變化,一個家庭的一個孩子牽動的是全社會的未來。一個人,只要生活在世界上,他就不僅僅是一個人,他的生活受到來自社會的影響,反之也會影響世界。人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更是如此?!缎恋吕盏拿麊巍分杏幸痪渑_詞說得恰切:“拯救一人,便拯救世界?!眰€體組成世界,沒有個體哪來世界呢?每個人于社會而言都是獨一無二,并且重要的。在這個前提下父母教育子女,就上升為一種使命,對社會的使命。

教育家馬卡連柯勸誡我們:“你們生養(yǎng)和教育子女,不僅僅是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們家里成長著未來的公民、未來的事業(yè)家、未來的戰(zhàn)士,如果你們處理無方,教育不出好人來,那么由此所得到的痛苦,不僅是你們的,而是很多人的,是整個國家的?!钡拇_,教育孩子不僅是為家庭盡責、為子孫造福的私人行為,一種個人化的責任感,更是為了國家、民族盡責的一種社會行為,一種社會性的使命感。

使命,是責任,重于責任。責任,背負的是承諾;使命為這承諾注入了更多的意義。讓他健康,讓他快樂、讓他有知識、讓他有光明的未來,這是您的責任;讓他強健、讓他幸福、讓他學識豐富、讓他有擔當、讓他誠實、讓他學會做人,這是您的使命。我真誠地希望您來體味這責任之上的“重”。您看,有了您的信任與托付,老師會產生為師的神圣使命感,責任太重了。同樣的,您把孩子交給了社會的同時,社會也把孩子托付給了您,您哺育的是您的孩子,更是社會的孩子,未來的棟梁。這責任更是重大,重得要以使命稱謂。

有使命感,會權衡更多,亦會關注更深的。不要感到沉重,米蘭·昆德拉說:“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何況這不是負擔,而是我們深愛的孩子。那么重重的責任,這使命,不僅僅讓您的生活充滿了意義,更為孩子的未來灌注著無限的意義。孩子將延續(xù)的就不僅是父母的血脈,更是思想和精神了。

孩子在成長,我們也在其間再次成長著。因為愛,我們學會了理解孩子;因為理解,我們學會了尊重孩子。今天,我們一起學會了從責任走向使命,用這莊嚴完成又一次的蛻變。我深信,您經歷的是從小愛走向大愛,是從小理解到大尊重,而我們的孩子從您的成長中獲得的將是終生的幸福與財富。

因此,我堅持:責任,以使命之名。

園長:張向葵教授

2008年5月23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